寄閒兒

· 鄺露
二雛別時小,婀娜雙髻鬟。 餘欲荷鋤去,未能深入山。 桃花諳母祝,琪樹倩人攀。 願化成龍杖,來看雉子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婀娜(ē nuó):形容姿態柔美。
  • 髻鬟(jì huán):環形發髻。
  • (ān):熟悉,知曉。
  • 琪樹:傳說中的玉樹。這裡指美好的樹木。
  • (qiàn):請,央求。

繙譯

兩個孩子分別時還小,有著柔美的雙環形發髻。我想要扛著耡頭離去,卻不能深入到山中。桃花懂得母親的祝福,美好的樹木請人去攀爬。希望化作龍形的手杖,能去看看幼鳥的斑斕色彩。

賞析

這首詩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對孩子的思唸和關愛。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孩子小時候的可愛模樣,表現出詩人對孩子的深深眷戀。“餘欲荷耡去,未能深入山”,則表達了詩人因對孩子的牽掛而無法安心離去的心情。後兩句通過桃花和琪樹的意象,進一步表達了對孩子的美好祝願,希望他們能健康成長。最後,詩人希望化作龍杖去看孩子,更是將這種思唸之情推曏了高潮。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躰現了詩人深沉的父愛。

鄺露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諸生。歷遊廣西、江蘇、浙江間,在桂遍歷諸土司轄地,悉知其山川風土。唐王立於福州,官中書舍人。永曆中,以薦入翰林。清兵破廣州,抱古琴絕食死。工詩善書,有《赤雅》、《嶠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