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闕(běi què):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
- 綰(wǎn):控制、管理。
- 豫章:這裏可能指的是江西一帶,借指陳士鵠的出發地。
- 單車:形容輕車簡從。
- 循良:指官吏的品德和治績。
- 滄瀾水:此處可能指的是路途上的一條大水。
- 清吏:廉潔的官吏。
- 寶玉鄉:盛產寶物的地方,這裏可能指騰越州。
- 行笥(sì):出行時所攜帶的箱子。
- 越豔:指越地的美女。
- 碉房:一種用亂石壘砌或土築的房屋,這裏指當地少數民族的居住之所。
- 稽首(qǐ shǒu):古時的一種禮節,跪下,拱手至地,頭也至地。
- 夷王:少數民族的首領。
- 徼(jiào):邊界。
- 邛竹:古代西南邛都地區所產的竹子,可用作手杖,也可製成竹杖。
翻譯
在宮殿北面,秋風吹拂着,你從豫章出發前往管理。你輕車簡從,人們都知道你是一位品德高尚、政績良好的官員。漫長的路途上,你正要渡過那滄瀾大水,作爲廉潔的官吏,不要去議論那寶物衆多的騰越州。出行的箱子裏護着衣服,沒有越地的美女,在那碉房裏,少數民族的首領向你叩頭行禮。漢朝不刻意經營西南邊界,也無需勞煩將邛竹進獻給朝廷了。
賞析
這首詩是送陳士鵠去騰越州任職的贈別之作。詩的首聯描述了陳士鵠從豫章出發去任職的情景,突出了他的身份和人們對他的期望。頷聯寫他赴任途中的情景以及對他作爲清吏的期望,希望他不爲當地的財富所動。頸聯通過描寫他的行裝和在當地受到的尊重,展現了他的廉潔和威嚴。尾聯則提到漢朝對西南邊界的態度,暗示希望當地能夠保持安寧,無需過多煩擾朝廷。整首詩既表達了對陳士鵠的祝福和期望,也反映了對邊疆地區治理的一些思考,意境開闊,語言簡練,充滿了對友人的深情和對國家邊疆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