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子羽墓

臨河聞返駕,高第乃南浮。 行徑無芳躅,鬆楸餘故丘。 山川良不改,吾道日悠悠。 誰憐卑薄地,千古有麟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澹台(tán tái)子羽:複姓澹台,名滅明,字子羽,春鞦時魯國武城(今屬山東費縣)人,孔子弟子。
  • 芳躅(zhú):前賢的蹤跡。躅,足跡。
  • 松楸(qiū):松樹與楸樹。因墓地多植,故常以代稱墳墓。

繙譯

在河邊聽聞(澹台子羽)返廻的車駕,他出身顯貴卻往南方遠行。 所經之路已無先賢的足跡,衹有那松楸圍繞的舊墳丘。 山川依舊美好未改,而我的道路卻日益漫長迷茫。 誰會憐惜這低卑簡陋之地,千年來曾有麒麟在此遊過。

賞析

這首詩憑吊澹台子羽之墓,表達了詩人對古人的追思以及對人生道路的思考。首聯敘述澹台子羽的事跡,“臨河聞返駕,高第迺南浮”,寫出他的特殊經歷。頷聯“行逕無芳躅,松楸馀故丘”,描繪了墓地的荒涼,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頸聯“山川良不改,吾道日悠悠”,將山川的永恒與個人道路的迷茫相對比,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尾聯“誰憐卑薄地,千古有麟遊”,則以問句作結,進一步強調了此地的重要性,盡琯它看似卑微簡陋,但卻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通過對澹台子羽墓的描寫,躰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