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釣鰲(áo):傳說中海上有巨鰲,後常用以比喻抱負遠大或舉止豪邁。
- 軺(yáo):古代一種輕便的馬車。
- 筴(cè):同「策」,這裏指書籍。
- 雩(yú):古代爲求雨而舉行的祭祀。
翻譯
傳說中釣鰲的地方留下了舊的蹤跡,這裏山水間有黃龍洞。 使者乘着輕便的馬車來到這裏,衆多學生帶着書籍跟從。 早晨吃着長白粥,夜晚坐在石樓中聽着鐘聲。 怎料想竟在這裏遇到了如同在春風中沐浴、唱和的快樂,這種快樂如同在世俗之外相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黃龍洞聽趙太史與諸生講學的情景。首聯通過「釣鰲遺舊跡」引出黃龍洞,增添了神祕的色彩。頷聯描述了使者到來和諸生相隨的場景,展現出學術交流的氛圍。頸聯描寫了簡單的飲食和寧靜的夜晚,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尾聯表達了作者在這個地方意外地感受到了如同超脫世俗的快樂,強調了此處講學帶來的精神愉悅。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通過對場景和感受的描寫,傳達出一種對學術交流和精神追求的讚美。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寄懷許僕丞元復 》 —— [ 明 ] 黎民表
- 《 贈寫真張山人孟易 》 —— [ 明 ] 黎民表
- 《 七夕別張羽王得平字 》 —— [ 明 ] 黎民表
- 《 送王舍人齎林端簡卹典至閩中兼扶侍還瓊海 》 —— [ 明 ] 黎民表
- 《 同陳道襄憲使諸君集清泉精舍 》 —— [ 明 ] 黎民表
- 《 寄貞湖瀑泉兼簡少玄默庵 》 —— [ 明 ] 黎民表
- 《 曾繕部以三招餘過楨伯館以事不赴有詩見貽因和答之 》 —— [ 明 ] 黎民表
- 《 招姜主客宗孝王杜二舍人王項二文學吳沈劉居四山人集借樹軒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