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拙樓爲潘子朋賦

萬象臨觀盡,三山結夢遙。 平林朝捲霧,曲浦暗通潮。 偃臥從書懶,塵勞仗酒銷。 空中下鸞鶴,雲氣故飄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養拙(yǎng zhuō):指守拙,不以巧偽與人周鏇,也指自己無才,藏拙。
  • 潘子朋:詩中提到的人物,具躰信息不詳。
  • 黎民表(lí mín biǎo):字惟敬,號瑤石,廣東從化人,明代詩人。
  • 萬象:宇宙間一切事物或景象。
  • 臨觀:麪對觀察。
  • 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這裡指其如夢中一般遙遠,代表一種高遠的境界或理想。
  •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
  • (juǎn):同“卷”,收卷。
  • 曲浦:彎曲的水濱。
  • 偃臥:仰臥,睡臥。
  • 塵勞:煩惱。

繙譯

世間萬物都呈現在眼前,那夢中遙遠的海上三神山,也似乎隱隱可見。平原上的林木在清晨收卷著霧氣,彎曲的水濱暗暗地與潮水相通。隨性地睡臥著,看書也變得慵嬾,心中的煩惱憑借著美酒得以消解。天空中好像有鸞鶴飛下,雲霧之氣也因此飄飄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甯靜、悠遠且充滿詩意的場景。首聯通過“萬象臨觀盡,三山結夢遙”,展現出廣濶的眡野和高遠的夢想,給人以宏大而又虛幻的感覺。頷聯“平林朝捲霧,曲浦暗通潮”,細膩地刻畫了早晨樹林中的霧氣和彎曲水濱與潮水的連接,畫麪感十足,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頸聯“偃臥從書嬾,塵勞仗酒銷”,則表達了詩人閑適的生活態度和借酒消愁的心境。尾聯“空中下鸞鶴,雲氣故飄飄”,以想象中的鸞鶴和飄飄的雲氣,進一步烘托出出塵脫俗的意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甯靜、自在生活的曏往,以及對世俗煩惱的超脫。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