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魏文學懋權

春風持節渡黃河,作賦聞君掩薜蘿。 漳水詞人元獨盛,夷門賓客向來多。 天邊誰識青雲氣,臺上爭鳴白玉珂。 無限太行山色在,相思明月夢中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持節: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符節以爲憑證,故稱出使爲「持節」。「節」,讀音「jié」。
  • 薜蘿:薜荔和女蘿,常用來指隱士的服裝或住處,也可象徵隱者的生活環境。讀音「bì luó」。
  • 漳水:古水名,在今河北省南部。此處用來指代魏文學所在之地。
  • 夷門:戰國時魏都城的東門,後泛指城門,這裏借指魏地。
  • 青雲氣:指奮發向上的精神氣概和高遠的志向。
  • 白玉珂:馬絡頭上的裝飾物,多爲玉製,也借指馬。「珂」,讀音「kē」。

翻譯

春風中你持節渡過黃河,我聽聞你在隱居之處創作詩賦。 漳水一帶的文人向來特別興盛,魏地的賓客向來衆多。 在天邊誰能賞識你那高遠的志向和氣概,在朝堂上衆人爭相發出如白玉珂般的美妙聲音(意爲爭相展示自己的才華)。 無限美好的太行山色還在那裏,我對你的相思之情在明月照耀的夢中度過。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贈給魏文學懋權的作品,詩中既讚揚了魏文學的文學才華和高尚品質,又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首聯通過「春風持節渡黃河」描繪了魏文學出使的情景,「作賦聞君掩薜蘿」則強調了他的文學才華和隱居的生活態度。

頷聯「漳水詞人元獨盛,夷門賓客向來多」,進一步讚美了魏文學所在地的文化繁榮和人才輩出。

頸聯「天邊誰識青雲氣,臺上爭鳴白玉珂」,表達了對魏文學遠大志向的肯定,同時也暗示了在朝堂上競爭激烈,人才衆多。

尾聯「無限太行山色在,相思明月夢中過」,以美麗的太行山色爲背景,寄託了作者對魏文學的相思之情,這種情感在明月照耀的夢中得以延續,意境優美,情感真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文學功底和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