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樑思伯宿寶陀寺

憐君獨泛靈洲水,永夜空門坐寂寥。 雲起半從山上石,月明還長澗邊潮。 芝傳隱訣行堪食,桂遇幽人或可招。 遙想焚香誦經處,更尋支遁問逍遙。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洲:水中的陸地,這裏指寶陀寺所在之地。
  • 空門:佛教中指擺脫一切煩惱的法門,後泛指佛寺。
  • 隱訣:指道家的祕訣。
  • 支遁:東晉高僧、佛學家、文學家。

翻譯

心疼你獨自泛舟在靈洲的水面上,長夜之中在佛寺裏靜坐,忍受着寂寞。 雲朵從山上的石頭間緩緩升起,明月高懸時,山澗邊的潮水還在上漲。 靈芝傳說中有着可讓人踐行並食用的隱祕祕訣,桂花若遇到隱士或許也能將其招來。 遠遠地想象着那焚香誦經的地方,更是想要去尋找支遁詢問有關逍遙的真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的友人梁思伯在寶陀寺的情景,營造出一種幽靜、神祕的氛圍。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雲起半從山上石,月明還長澗邊潮」,展現出山水的靈秀與寧靜。同時,詩中提到的「芝傳隱訣」「桂遇幽人」等,增添了幾分神祕的色彩。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逍遙境界的嚮往,希望能從支遁那裏得到關於人生的啓示。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切以及對佛道文化的思考和追求。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