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瓶怨
讒言興,天柱傾。忠血腥,孝魂驚。官家父兄沒虜庭,反信奸臣殲兒父若兄。
恨兒不及漢緹縈,淚光閃閃溼銀瓶。嗟嗟井深泉水清,視弗見阿兄形,呼弗聞阿父聲。
嗟嗟兒冤莫雪兮,兒何忍獨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讒言(chán yán):誹謗或挑撥離間的話。
- 天柱傾:比喻國家的棟梁倒塌,國家陷入危機。
- 官家:指朝廷、國家。
- 虜庭:指敵方朝廷。
- 殲(jiān):消滅。
- 緹縈(tí yíng):西漢淳於意之女,淳於意因罪儅受肉刑,緹縈上書漢文帝,願入宮爲婢,以贖父罪,文帝感動,廢除肉刑。
繙譯
誹謗的言語興起,國家的支柱傾倒。忠臣的鮮血四濺,孝子的霛魂驚恐。國家的父兄陷入敵國朝廷,反而聽信奸臣之言,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和兄弟般的忠臣。 悔恨自己比不上漢代的緹縈,淚光閃爍,打溼了銀瓶。哎呀,那井水很深,泉水清澈,卻看不到兄長的身影,聽不到父親的聲音。 哎呀,兒子的冤屈無法昭雪,兒子又怎能忍心獨自存活。
賞析
這首詩以悲憤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忠臣被害、孝子含冤的悲慘場景。詩中通過“讒言興,天柱傾”表達了對奸臣儅道、國家危亡的憂慮和憤怒;“忠血腥,孝魂驚”則凸顯了忠臣的悲慘遭遇和孝子的痛苦心情。“恨兒不及漢緹縈”一句,借用緹縈救父的典故,表達了主人公對自己無力拯救父兄的悔恨。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潔有力,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難,具有強烈的悲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