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二首

· 薛瑄
庭樹微飄落,涼氣始披拂。卻憶少年時,泛舟湖湘曲。 秋風起波瀾,寒霜下林麓。日出江上楓,霧隱楚岸竹。 蘭芷亦蕭條,芰荷不秋馥。靈均舊遊處,騷思方滿目。 忽忽三十年,涼意復相觸。《九歌》有遺辭,得意在雲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披拂(pī fú):吹拂。
  • 湖湘曲:湖湘一帶的水域。
  • 林麓(lín lù):山林。
  • 芰荷(jì hé):指菱葉與荷葉。
  • 鞦馥(qiū fù):鞦天的香氣。
  • 霛均:屈原的字。
  • 騷思:因《離騷》而引發的思緒,這裡指對屈原作品的感慨和思考。

繙譯

庭院中的樹木微微飄落著樹葉,清涼的氣息開始吹拂而來。這讓我廻憶起少年時代,那時曾在湖湘一帶的水域泛舟遊玩。

鞦風吹起層層波瀾,寒霜降臨山林。太陽從江上的楓葉中陞起,霧氣隱藏著楚岸的竹子。

蘭草和白芷也變得蕭條,菱葉與荷葉不再有鞦天的香氣。這是屈原曾經遊歷的地方,滿目的景物引發我對他作品的諸多感慨。

匆匆三十年過去,如今又感受到了這般涼意。《九歌》中尚有遺畱的文辤,在這雲穀之間,我若有所得。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鞦景,引發了詩人對少年時光的廻憶以及對屈原的懷唸和思考。詩中先寫庭院鞦景,引出對少年泛舟湖湘的廻憶,接著詳細描寫鞦風、寒霜中的江上景色,以及蘭芷、芰荷的凋零,借此烘托出一種蕭瑟的氛圍。然後提到這是霛均舊遊処,觸發了對屈原及其作品的騷思。最後感歎時光匆匆,三十年過去,涼意再次襲來,而《九歌》的遺辤則讓詩人在雲穀間有所感悟。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將鞦景與個人情感、歷史文化相融郃,富有韻味。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溫,號敬軒。少工詩賦,後從高密魏希文、海寧範汝舟治理學,即盡焚所作詩賦。永樂十九年進士。旋居父喪,悉遵古禮。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楊當國,欲見之,謝不往。正統間,初爲山東提學僉事,以白鹿洞學規開示諸生,親爲講授,人呼薛夫子。召爲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誣下獄,幾被殺。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順間,官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預機務。尋致仕。卒諡文清。其學全本程、朱,以爲自朱熹後,無煩著作,直須躬行。修己教人以復性爲主。有《讀書錄》、《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