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牽衣:牽拉着衣服,指分別時的不捨舉動。
- 燕燕:燕子,詩中以「燕燕」指代富有活力的形象。
- 翎(líng):鳥翅和尾上的長而硬的羽毛。
- 鶯鶯:黃鶯,詩中以「鶯鶯」象徵聲音悅耳的形象。
- 煖(nuǎn):同「暖」。
- 斛(hú):古代容量單位,十鬥爲一斛,後也用來比喻數量很大。
翻譯
還記得分別時牽拉着衣服不捨的情景,今年的這一天又是相同的情景。 春草飽含着許多遺憾,呈現出濃郁的綠色,花兒凋謝了,讓人憐惜那殘存的紅色。 燕子長出了新的羽毛,動作協調,黃鶯發出溫暖動聽的鳴叫聲,相互融合。 心中有千斛般的愁怨,都顯現在那淡淡的眉梢之中。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日裏的離愁別緒。首聯通過回憶分別的場景,引出當下相同的情境,奠定了憂傷的情感基調。頷聯中,「草含多恨綠」將草的綠色與怨恨相結合,「花褪可憐紅」則表達了對花兒凋謝的惋惜,進一步烘托出哀怨的氛圍。頸聯以燕燕的新翎和鶯鶯的暖語,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獨和憂愁。尾聯將千般愁怨集中於澹眉之中,形象地表現了內心的愁苦。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優美,細膩地刻畫了人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