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曲
西山春色如綠紗,牡丹試暖齊放花。
雪香千頃染霞溼,葳蕤嫩紫參差芽。
看花宮使銀鈴馬,飛魚繡服盤階下。
斜尋金彈走冰坭,芳塍日冷都城夜。
古道麒麟石人瘦,教捧銅盤進羊炙。
歌兒帶纈作珠鞭,酒散馳歸火滿天。
半劈花趺穿箭鏃,嬌紅似割胭脂玉。
官街乞與典門傭,曉賣郎君醉絲竹。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葳蕤(wēi ruí):形容枝葉繁盛的樣子。
- 坭(ní):同「泥」。
- 趺(fū):碑下的石座。
- 纈(xié):有花紋的紡織品。
翻譯
西山上的春色如同綠色的薄紗,牡丹試着感受溫暖一同綻放花朵。 千頃的牡丹花香如白雪般純淨,把晚霞都染溼了,繁茂鮮嫩的紫色嫩芽參差不齊。 來看花的宮使騎着掛着銀鈴的馬,穿着飛魚繡服的人在臺階下排列。 斜着尋找金彈走過冰冷的泥水,花田中日漸清冷,而都城的夜晚來臨。 古老道路上的麒麟和石人顯得瘦弱,讓人捧着銅盤進獻烤羊肉。 歌女帶着有花紋的珠鞭,酒宴結束後騎馬奔歸,火把照亮了天空。 半劈開的花座如同被箭鏃穿過,嬌豔的紅花好似切割的胭脂玉。 在官街上把牡丹賣給典門的傭工,清晨拿去賣,好讓那些郎君沉醉於絲竹之樂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牡丹盛開的景象以及與之相關的人物和場景,展現了一幅繁華而又有些奢靡的畫面。詩的開頭通過「西山春色如綠紗」爲背景,引出牡丹齊放的美景,「雪香千頃染霞溼」形象地寫出了牡丹花的香氣濃郁和花色豔麗。接下來描寫了宮使、飛魚繡服的人等,展示了當時的貴族階層的生活場景。詩中還提到了「古道麒麟石人瘦」,與前面的繁華形成對比,增添了一絲滄桑之感。後面又描述了歌女、酒宴等場景,突出了熱鬧的氛圍。最後寫到牡丹被賣給典門傭工,暗示了這種繁華背後的商業交易。整首詩語言生動,色彩鮮明,通過對各種景象和人物的描寫,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畫面,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