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古

九月塞門寒,將軍遠圍獵。 酒性渴復怒,虎血騎生歃。 滿酌飲□頭,齠齔不堪漆。 何人武靈服,騎射羣椎髻。 將軍運猿臂,雕弓勝重革。 殺□勿殺降,封侯強氣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塞門(sài mén):邊關。
  • (shà):用嘴吸取。
  • 齠齔(tiáo chèn):指兒童換牙,此処代指兒童。
  • :黑色。這裡形容兒童麪容黑,可能暗示經歷了艱苦或受到不好的對待。
  • 武霛服:戰國時趙武霛王推行衚服騎射,這裡指衚人的服裝。
  • 椎髻(chuí jì):將頭發結成椎形的發髻,這裡指梳著椎髻的人,可能指少數民族。

繙譯

九月的邊關寒冷,將軍遠去圍獵。他酒性發作,又渴又怒,騎著馬生飲虎血。滿滿地斟酒飲於帳前,連兒童都麪容黝黑難以看清。有何人穿著武霛王那樣的衚服,騎射的人群梳著椎髻。將軍施展猿臂般的力氣,雕花的弓勝過厚重的皮革。要殺惡人不要殺投降的人,封侯靠的是強大的氣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將軍圍獵的場景,展現了一種豪邁、粗獷的氛圍。詩中通過對將軍的行爲、裝備以及對待敵人的態度的描寫,表現出將軍的勇猛和威嚴。同時,詩中也提到了兒童的狀況,暗示了戰爭可能帶來的艱苦和影響。整首詩語言簡潔有力,富有畫麪感,讓讀者能夠感受到邊疆的氛圍和將軍的氣概。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