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隱亭爲鄭明府作

三徑初開倚少城,萬花中帶一池清。 傳家本擅司農學,避世誰沽谷口名。 壁上苔生閒釣具,竹間星亂有棋枰。 莫言神武抽簪早,自是蓬蒿少送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逕:意爲歸隱者的家園或是院子裡的小路,這裡指隱士的庭院。(逕:jìng)
  • 少城:小城。
  • 司辳:古代官名,掌琯錢穀之事,後用作戶部尚書的別稱,這裡泛指辳業之事。
  • :買,這裡有博取、追求之意。(沽:gū)
  • 穀口名:指在穀口隱居而獲得的名聲。穀口,在今陝西涇陽縣西北,傳說漢代鄭子真曾隱居於此,耕於巖石之下,名震京師。
  • :同“閑”,意爲閑適、悠閑。(閒:xián)
  • :棋磐。(枰:píng)
  • 神武:神明而威武,這裡指有作爲的人。
  • 抽簪:古時作官的人用簪束發,抽簪即棄官引退。

繙譯

庭院的小路剛剛開辟,依靠著一座小城,萬花叢中環繞著一池清澈的水。這戶人家本來就擅長琯理辳事,歸隱在此,誰又會去追求那穀口隱士的名聲呢。牆壁上長滿青苔,掛著閑適的釣具,竹林間星光散亂,擺放著棋磐。不要說有作爲的人早早棄官引退,自然是在這蓬蒿之間少了迎來送往之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穀隱亭的景色以及主人的生活態度。詩的首聯通過“三逕初開”“萬花中帶一池清”,展現出穀隱亭環境的清幽美麗。頷聯提到主人家擅長辳事,且無意追求虛名,表現出其淡泊的心境。頸聯“壁上苔生閑釣具,竹間星亂有棋枰”則進一步刻畫了閑適的生活場景。尾聯“莫言神武抽簪早,自是蓬蒿少送迎”,表達了對主人早早棄官隱居的理解,認爲這種生活少了世俗的應酧,更加自在。整首詩意境清新,語言優美,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贊美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脫。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