淒涼犯夷則羽,俗名仙呂調,犯雙調重臺水仙
空江浪闊。清塵凝、層層刻碎冰葉。水邊照影,華裾曳翠,露搔淚溼。湘煙暮合。□塵襪、凌波半涉。
怕臨風、□欺瘦骨,護冷素衣疊。樊姊玉奴恨,小鈿疏脣,洗妝輕怯。汜人最苦,粉痕深、幾重愁靨。花隘香濃,猛薰透、霜綃細摺。倚瑤臺,十二金錢暈半掐。
拼音
名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夷則羽:古代樂律名。
- 華裾:華美的衣服。
- 凌波:形容在水上行走。
- 樊姊玉奴:指美人。
- 汜人:仙人。
- 小鈿:用金翠珠寶等製成的花朵形的首飾。鈿(diàn)。
- 霜綃:白色的絲綢。
翻譯
空曠的江面波浪遼闊。清新的塵埃凝結,一層又一層地刻碎了冰葉。在水邊映照身影,華美的衣裳拖着翠色,露水沾溼了髮梢如淚溼潤。湘江上的煙霧在傍晚時合攏。(穿着)染塵的襪子,在水上行走了一半。害怕對着風,(風)會欺負這瘦弱的身子,守護着那冰冷的白色衣裳層層摺疊。如樊姊玉奴般的美人有怨恨,小小的金鈿、薄薄的嘴唇,卸妝時顯得輕柔膽怯。那像汜人般的女子最爲愁苦,粉痕深深,有好幾層愁苦的面容。花朵被圍在狹窄處香氣濃郁,猛然薰透了白色的絲綢細細摺疊處。靠着美玉砌成的高臺,十二枚金錢的裝飾被半遮半掩。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位在江邊的美人形象,通過對江水、冰葉、華裾、凌波等景物和動作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空靈、悽美的氛圍。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湘煙、瘦骨、素衣等,來表現美人的孤獨、哀怨和柔弱。同時,對美人的容貌、姿態和情感進行細緻刻畫,如樊姊玉奴恨、小鈿疏唇等,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整體意境朦朧而富有詩意,細膩地傳達出一種憂傷、惆悵的情緒,展現了吳文英詞作獨特的藝術風格。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
吳文英的其他作品
- 《 柳梢青 · 題錢得閒四時圖畫 》 —— [ 宋 ] 吳文英
- 《 醉蓬萊 · 夷則商七夕和方南山 》 —— [ 宋 ] 吳文英
- 《 瑞龍吟 · 其一黃鐘商,俗名大石調,犯正平調蓬萊閣 》 —— [ 宋 ] 吳文英
- 《 朝中措 · 題蘭室道女扇 》 —— [ 宋 ] 吳文英
- 《 水龍吟 · 雲麓新葺北墅園池 》 —— [ 宋 ] 吳文英
- 《 霜天曉角 · 題胭脂嶺陶氏門 》 —— [ 宋 ] 吳文英
- 《 木蘭花慢 · 其四重泊垂虹 》 —— [ 宋 ] 吳文英
- 《 金盞子其一夾鍾商賦秋壑西湖小築 》 —— [ 宋 ] 吳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