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華其四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數日西風,打秋林棗熟,還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擬看星度。匆匆便倒離尊,悵遇合、雲銷萍聚。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綠水暫如許。
奈南牆冷落,竹煙槐雨。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扁舟夜宿吳江,正水佩霓裳無數。眉嫵。問別來、解相思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鹽官:地名。
- 斜河:銀河。
- 離尊:餞別之酒杯。
- 遇合:相遇而彼此投合。
- 雲銷萍聚:像雲飄散,像浮萍相聚,比喻聚散無常。
- 金縷:指曲調《金縷曲》。
- 南牆:南邊的牆垣。
- 杜曲:地名。
- 紫霄:天空。
- 尺五:形容距離近。
- 眉嫵:詞牌名,又名《百宜嬌》。
翻譯
幾天來西風陣陣,把秋林的棗子吹熟了,卻還催促人離去。深夜時分擺上瓜果,銀河斜掛似在估量着星星的移動。匆匆地便倒上餞別的酒杯,惆悵於這相遇又分別,就如同雲散去浮萍相聚般無常。留連不捨,有秋蟬在傍晚殘韻聲聲,不時地高唱着《金縷曲》。那綠水還是暫時這樣。無奈南邊的牆垣冷落,只有竹影煙光和槐雨。這次離去到杜曲,已經接近咫尺的天空。小船夜晚停靠在吳江,正好有無數女子像水佩霓裳般美麗。問一問離別之後,是否解得開相思之情。
賞析
這首詞寫送人歸鹽官,通過描繪秋風、棗熟、瓜果、銀河、蟬韻等景物,營造出一種略帶淒涼的氛圍。詞中既表達了對離別的惆悵、不捨之情,又寫出了別後的思念與牽掛。「匆匆便倒離尊,悵遇合、雲銷萍聚」,寥寥幾筆生動地體現出人生聚散無常的感慨。「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則讓這種情緒更加濃郁。下闕中對諸多地方的描述,進一步烘托出離別的情境。全詞情景交融,情感細膩而真摯。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
吳文英的其他作品
- 《 木蘭花慢 · 其五餞韓似齋赴江東鹺幕 》 —— [ 宋 ] 吳文英
- 《 生查子 · 秋社 》 —— [ 宋 ] 吳文英
- 《 望江南/憶江南 》 —— [ 宋 ] 吳文英
- 《 聲聲慢 · 壽魏方泉 》 —— [ 宋 ] 吳文英
- 《 鷓鴣天 · 化度寺作 》 —— [ 宋 ] 吳文英
- 《 一斛珠 · 題藕花洲尼扇 》 —— [ 宋 ] 吳文英
- 《 天香 · 其一薰衣香 》 —— [ 宋 ] 吳文英
- 《 水龍吟 · 用見山韻餞別 》 —— [ 宋 ] 吳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