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 用見山韻餞別

夜分溪館漁燈,巷聲乍寂西風定。河橋徑遠,玉簫吹斷,霜絲舞影。薄絮秋雲,澹蛾山色,宦情歸興。怕煙江渡後,桃花又泛,宮溝上、春流緊。 新句欲題還省。透香煤、重牒誤隱。西園已負,林亭移酒,松泉薦茗。攜手同歸處,玉奴喚、緑窗春近。想驕驄、又踏西湖,二十四番花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夜分:夜半,半夜。
  • 乍寂:剛剛寂靜下來。(zhà):剛剛,忽然。
  • 霜絲:指白髮。
  • 澹蛾山色:形容淡淡的如蛾眉般的山巒顏色。(dàn):同「淡」。
  • 宦情:做官的情懷、意趣。
  • 香煤:薰爐中的香料。這裏代指文稿。
  • 重牒:多層紙張。這裏可能指文稿層層疊疊。
  • 玉奴:美人的代稱。
  • 花信:即花信風。應花期而來的風。從小寒到穀雨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總稱「二十四番花信風」。

翻譯

半夜時分,溪館外漁燈閃爍,小巷裏的嘈雜聲剛剛隨着西風的停息而安靜下來。河橋上的路徑漫長深遠,那吹簫的樂聲早已斷絕,只見霜白的髮絲在風中舞動。薄如棉絮的秋雲飄浮,淡如蛾眉的山巒靜立,此時的我既有爲官的思緒,也涌起了歸鄉的興致。只怕在煙霧瀰漫的江上渡過之後,桃花又將漂浮在水面,宮中的溝渠春水湍急流淌。

想要題寫新的詩句,卻又停下反省。墨香散開,多層文稿中可能存在錯誤的疏漏。西園的美景已經辜負,林亭中的移杯換盞、鬆泉邊的品茶之樂也只能成爲過去。曾攜手同歸之處,心愛的人兒呼喚,綠窗內洋溢着春天將臨的氣息。遙想那匹驕縱的青驄馬,又將踏上西湖邊的道路,趕赴那二十四番花信風帶來的爛漫春光。

賞析

這首詞是吳文英用見山韻爲餞別友人所作。上闋描繪了餞別時的夜景,通過漁燈、巷聲、玉簫等意象營造出靜謐且略帶感傷的氛圍。對霜絲、秋雲、山色的描寫,在寫景中融入了詞人複雜的「宦情歸興」,既有對仕途的感觸,也有歸鄉的念頭,而「桃花又泛」等句更是暗示時光的流轉。

下闋主要表達內心的思緒與感慨。「新句欲題還省」反映出內心糾結,而對往昔西園等遊樂之事的回顧,表現出對過往美好生活的懷念與遺憾。「攜手同歸」處的遐想,爲詞作增添了溫柔旖旎的色彩,結尾想象友人騎着驄馬踏訪西湖,迎接花信,給人以希望與美好之感。整首詞情感含蓄而豐富,將餞別之情、人生感慨巧妙融合,詞藻華美,意境深遠。

吳文英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