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盞子獨寓窗晚花方作小蕾,未及見開,有新邑之役。朅來西館,籬落間嫣然一枝可愛,見似人而喜,爲賦此解

賞月梧園,恨廣寒宮樹,曉風搖落。莓砌掃珠塵,空腸斷、薰爐燼銷殘萼。殿秋尚有餘花,鎖煙窗雲幄。新雁又、無端送人江上,短亭初泊。籬角。 夢依約。人一笑、惺忪翠袖薄。悠然醉魂喚醒,幽叢畔、悽香霧雨漠漠。晚吹乍顫秋聲,早屏空金雀。明朝想,猶有數點蜂黃,伴我斟酌。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朅(qiè)來:去來。這裏「朅來西館」指來到西館。
  • 嫣然:美好貌,這裏形容花的嬌美。
  • :一種文體。
  • 廣寒宮:神話中月亮上的宮殿。
  • 莓砌(qì):長有苔蘚的臺階。
  • 燼(jìn):物體燃燒後剩下的東西。這裏「薰爐燼」指薰爐裏燒完的香灰之類。
  • 殿秋:秋末。
  • 雲幄(wò):像帳幕一樣的雲。
  • 惺忪:剛睡醒時神志和眼睛還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
  • 蜂黃:指淺黃色的花。

翻譯

曾在梧園賞月,遺憾廣寒宮的玉樹,在曉風中搖落。長滿苔蘚的臺階清掃着落花的珠塵,徒然令人肝腸寸斷,薰爐裏的香已燃盡,殘花也漸漸消逝。秋末還有些餘花,被鎖在煙霧繚繞、雲幕籠罩的窗邊。新歸的大雁又無故地送我漂泊江上,小船剛剛停靠在短亭邊。在籬笆角落,恍惚中夢境依稀。如花般的人兒微微一笑,翠袖輕盈而單薄,半醒中透着迷人的姿態。悠然間醉意被喚醒,幽靜花叢旁,悽清的香氣與霧氣細雨瀰漫。傍晚的秋風忽然顫抖着傳來秋聲,早上屏風上的金雀已悄然不見。想着到了明朝,或許還會有幾點淺黃色的花兒,陪伴我飲酒消愁。

賞析

這首詞情感細膩且複雜。上闋描繪了作者在不同場景下所經歷的物景變化,從梧園賞月時對廣寒宮想象的失落,到眼前殘花消逝的傷感,再到旅途停靠短亭的無奈,層層鋪墊出一種惆悵落寞的氛圍。下闋由景轉入人物夢境,「人一笑、惺忪翠袖薄」以極生動細膩的筆觸勾畫出夢中人的美妙姿態,與前文的冷清秋景形成鮮明對比。然而這美好的夢境卻緊接着被現實中幽叢畔悽香霧雨和秋聲打斷,使詞人重回孤獨失落。最後以虛筆寫明朝,想象還有幾點殘花陪伴自己斟酌,進一步烘托出詞人羈旅漂泊中的孤寂與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詞將景與情高度融合,展現出較高藝術水準 。

吳文英

吳文英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爲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爲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