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秋露
晚榭涼歸,暮天雲淨,素娥淚多。更蓮房紅墜,冷凝藻鏡,桐蔭綠潤,翠踏蠻靴。最是五更風共劇,便不耐衫寒薄薄羅。金莖液,教太真飲罷,暈臉微酡。
銅仙漢家何在,料如今、雨蝕苔磨。止陌頭衰柳,殘禪共咽,原問蔓草,有美輕過。待到爲霜人不見,也負了蒹葭秋水歌。魂歸夜,想佩環月下,定溼淩波。
拼音

王易
王易(1889---1956),字曉湘,號簡庵,江西南昌人。其父王益霖乃晚清進士,曾任兩江師範學堂教習。1912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先後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中正大學等校教授。抗戰期間,曾在贛南爲蔣經國講授《孟子》。其論國學尚質,以經學、小學、哲學與史學爲國學之“四區”,以爲“至若文藝詞翰,作者過衆,灝瀚曼衍,敘次爲煩。況內實外華,非得苟舉;由學窺文,無待毛舉。果其讀書得有門徑,則用治文學,遊刃有餘。”(《國學概論》)故其詩風質樸高古,勁折孤峭。與彭澤汪闢疆、南昌餘謇、奉新熊公哲並稱“江西四才子”,又與黃侃、汪東、汪闢疆、柳詒徵、王伯沆、胡翔冬合稱“江南七彥”。建國後供職湖南文史館,著有《國學概論》、《修辭學通詮》、《詞曲史》、《樂府通論》等。
► 242篇诗文
王易的其他作品
- 《 庸庵招同香山遊覽竟日 》 —— [ 清 ] 王易
- 《 鶯啼序 · 九日登吹臺 》 —— [ 清 ] 王易
- 《 感遇十章三十初度作 》 —— [ 清 ] 王易
- 《 秋暮到京假館樵谷家卻贈 》 —— [ 清 ] 王易
- 《 臘中卜地青雲譜葬婦及然弟 》 —— [ 清 ] 王易
- 《 唐多令 · 書感 》 —— [ 清 ] 王易
- 《 然弟之喪堅父自京師來吊感書贈別 》 —— [ 清 ] 王易
- 《 春從天上來壬子立春 》 —— [ 清 ] 王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