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 重葉梅

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霜月定相知,先識春風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還許冰壺薦。
拼音

所属合集

#生查子

譯文

梅花啊,你在百花開放之前綻開,在寒冷中出現。春寒料峭中,朦朧的月亮總是先照亮梅花。 主人十分喜愛你,不管江妃如何抱怨,也要折下最繁茂的枝頭,插進壺中,供人玩賞。

注釋

重(zhòng)葉梅:梅花的一種。宋·范成大《范村梅譜·重葉梅》:「花頭甚豐,葉重數層,盛開如小白蓮,梅中之竒品。花房獨出而結實多雙,尤爲瑰異,極梅之變,化工無餘巧矣。近年方見之,蜀海棠有重葉者,名蓮花海棠,爲天下第一,可與此梅作對。」 「百花頭上開」句:宋·楊億《楊文公談苑》:「王曾布衣時以《梅花》詩獻呂蒙正云:『而今未問和羹事,且向百花頭上開。』蒙正云:『此生已安排狀元宰相也。』」頭上,先。 見(xiàn):「現」的古字,顯現、出現。 霜月:月色如秋霜。 相知:了解我。相,範圍副詞,在此爲「我」之意。 「先識春風面」句: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詩:「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春風面,春風中花容。 江妃:即梅妃,唐明皇開元中,高力士使閩、粤,見江采蘋少而麗,選歸,侍明皇,大見寵幸。性喜梅,所居悉植之。帝以其所好,戲名曰「梅妃」。這裏以江妃代梅妃。 「折我最繁枝」句:宋·蘇軾《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絶·其八》:「湖面初驚片片飛,樽前吹折最繁枝。」 許:答應、應諾。 冰壺薦:即薦給冰壺。冰壺,即玉壺,可用來盛冰或浸花,比喩潔白;薦,進獻。

這是一首詠重葉梅的詠物詞。上闋寫重葉梅在雪中獨放,下闋寫重葉梅受到主人喜愛及主人對重葉梅的情深意重。詞中作者對重葉梅的形態幷沒有進行描摹,而是突出其不畏嚴寒的精神,深得詠物詞「取形不如取神」之眞諦。 開頭二句寫重葉梅雪中獨放。化用「春腳移從何處來,未到百花先到梅。」和「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寫出重葉梅不怕風雪嚴冬,在百花開放之前開放,從容自如,從而突出重葉梅不怕雪虐風威的高尙品格。 三、四句寫梅花報春。在早春開放的重葉梅,與寒霜冷月相知與晁無咎説的「一萼故應先臘破,百花渾未覺春來。」意思相近,在「百花渾未覺看來」的時候「先識春風面」,具有先百花而報春的先覺者的獨特風神。南宋思想家、文學家陳亮説:「欲傳春信息,不怕雪裏埋。」宋代政治家,文學家向子湮(yīn)在《虞美人·梅花盛開,走筆戲呈韓叔夏司諫》中也説:「滿城桃李不能春,獨向雪花深處、露花身。」寫的都是「雪裏已知春信至」的品格,表現出重葉梅在百花開放之前的特性。 五六句寫重葉梅受到主人喜愛和主人對重葉梅的情深意重,而且主人對重葉梅的喜愛從沒動搖過。這兩句詞除了説明主人愛梅之外,也從側面襯託出重葉梅之美與可貴。 最後兩句詞緊承上句「情意深」,是對主人愛梅之情做具體的描述,寫主人把最好的重葉梅折下來,插在冰壺水中,供自己和友人玩賞。從主人再一次握重葉梅那一方面來説是花、人合一,可以説是「無花餓伯仲,得雪愈精神」。 重葉梅在百花開放之前開放,在寒風凛冽中獨自綻放,表現出重葉梅的不懼風雪;主人對重葉梅的情深意重,從把最好的重葉梅折下來供友人欣賞,更加表現出主人對重葉梅的喜愛。
辛棄疾

辛棄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濟南府歴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歴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生於金山東東路(原北宋京東東路)濟南府歴城縣,時中原已陷於金。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軒趁機聚衆二千,投忠義軍隸耿京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勞師建康,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並以節度使印告召京。時京部將張安國殺京降金,稼軒還至海州,約忠義軍五十騎,徑趨金營,縛張安國以歸,獻俘行在,改差簽判江陰軍,時年二十一歲。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徵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歴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後再知隆興府,任上因擅撥糧舟救荒,爲言者論罷。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起提點福建刑獄,遷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未幾又爲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遷知鎮江府,旋坐謬舉落職。開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忠敏」。稼軒擅長短句,以豪放爲主,有「詞中之龍」之稱,與東坡並稱「蘇辛」,又與易安並稱「濟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嘗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然命運多舛,屢與當政之主和派政見不合,備受排擠,壯志難酬。故滿腔激情多寓於詞。詞風多樣,題材廣闊,悲鬱沉雄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詞。現存詞六百餘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詩集《稼軒集》已佚。清嘉慶間辛敬甫輯有《稼軒集鈔存》,近人鄧恭三增輯爲《辛稼軒詩文鈔存》。生平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棄疾傳》,近人陳思有《辛稼軒年譜》及鄧恭三《辛稼軒年譜》。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