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玉樓春:詞牌名。《花間集》顧夐(Xiòng)詞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樓春日晩」句,《尊前集》歐陽炯詞起句有「春早玉樓煙雨夜」句,又有「日照玉樓花似錦,樓上醉和春色寢」句,取爲調名。李後主詞名《惜春容》,朱希眞詞名《西湖曲》,康伯可詞名《玉樓春令》,《髙麗史·樂志》詞名《歸朝歡令》。《尊前集》注「大石調」,又「雙調」。《樂章集》注「大石調」,又「林鐘商調」,皆李後主詞體也。《樂章集》又有仙呂調詞,與各家平仄不同。宋人習於將《玉樓春》與《木蘭花》兩調相混,二者當各有音譜,而在體製上卻皆爲七言八句之仄韻。《玉樓春》前後闋起句爲仄起式,而《木蘭花》前後闋起句爲平起式。自李後主《玉樓春》前後闋起句爲平起式後,遂在體製上將兩調相混。晏同叔詞集之《木蘭花》與《玉樓春》體製皆同李後主詞,此體爲宋人通用,作者甚多。以顧夐詞《玉樓春·拂水雙飛來去燕》爲正體,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各四句三仄韻。另有雙調五十六字,前闋四句三仄韻,後闋四句兩仄韻等變體。此調體製形似七言仄韻體詩,然格律與詩體迥異。此調因仄聲韻較密,且有四箇仄起律句,因而聲情較爲沉重壓抑,適於表達沉悶、惆悵、感懷之情。
「用韻答呉子似縣尉」:四巻本丁集作「用韻答子似」。
呉子似:《安仁縣志·人物志》:「呉紹古,字子嗣,通經術,從陸象山遊。授承直郎,荊湖南路提舉茶鹽使幹辦公事。」《鉛(Yán)山縣志·十一·名宦》:「呉紹古,字子嗣,鄱陽人。慶元五年任鉛山尉,多有建白。有史才,纂《永平志》,條分類舉,先民故實搜羅殆盡。建居養院以濟窮民及旅處之有病阨者。」按:呉氏尉鉛山始於慶元四年,見趙昌父《劉之道祠記》,《鉛山縣志》作五年,誤。(參《辛稼軒年譜》慶元四年)。
:《康熙字典》:「《玉篇》:『同「琖」。』韓昌黎《祭張員外文》:『把[角戔]相飮。』」
「君如九醖臺黏?」句:東晉·葛稚川《西京雜記·巻一·八月飲酎》:「漢制:宗廟八月飲酎(zhòu),用九醞太牢,皇帝侍祠。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一曰『九醞』,一名『醇酎』。」按:《説文解字》:「酎,三重醇酒也。」淸·段懋堂注:「《廣韵》作『三重釀酒。』當从之。謂用酒爲水釀之,是『再重之酒』也;次又用『再重之酒』水釀之,是『三重之酒』也。」唐·白樂天《薔薇正開,春酒初熟,因招劉十九、張大夫、崔二十四同飲》詩:「甕頭竹葉經春熟,階底薔薇入夏開。似火淺深紅壓架,如餳氣味緑黏臺。」
茅柴:卽「茅柴酒」,村釀薄酒。明·馮時化《酒史·酒品》:「茅柴酒:惡酒曰『茅柴』。」唐·韓陵陽《庚子年還朝飲酒六絶句·其一》詩:「飲慣茆柴諳苦硬,不知如蜜有香醪。」
「長恐扁舟乘興嬾」句: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任誕》:「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卽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馬有青芻奴白飯」句:唐·杜少陵《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詩:「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爲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靑芻。」
斗量車載:東晉、南朝宋·裴世期注《三國志·巻四十七·〈呉書·呉主傳〉》引《呉書》:「(趙)咨字德度,南陽人,博聞多識,應對辯捷,權爲呉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呉王頗知學乎?』答曰:『呉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間,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帝曰:『呉可征不?』咨對曰:『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備御之固。』又曰:『呉難魏不?』咨曰:『帶甲百萬,江、漢爲池,何難之有?』又曰:『呉如大夫者幾人?』咨曰:『聰明特達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咨頻載使北,人敬異。權聞而嘉之,拜騎都尉。咨言曰:『觀北方終不能守盟,今日之計,朝廷承漢四百之際,應東南之運,宜改年號,正服色,以應天順民。』權納之。」

辛棄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濟南府歴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歴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生於金山東東路(原北宋京東東路)濟南府歴城縣,時中原已陷於金。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軒趁機聚衆二千,投忠義軍隸耿京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勞師建康,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並以節度使印告召京。時京部將張安國殺京降金,稼軒還至海州,約忠義軍五十騎,徑趨金營,縛張安國以歸,獻俘行在,改差簽判江陰軍,時年二十一歲。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徵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歴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後再知隆興府,任上因擅撥糧舟救荒,爲言者論罷。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起提點福建刑獄,遷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未幾又爲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遷知鎮江府,旋坐謬舉落職。開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忠敏」。稼軒擅長短句,以豪放爲主,有「詞中之龍」之稱,與東坡並稱「蘇辛」,又與易安並稱「濟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嘗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然命運多舛,屢與當政之主和派政見不合,備受排擠,壯志難酬。故滿腔激情多寓於詞。詞風多樣,題材廣闊,悲鬱沉雄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詞。現存詞六百餘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詩集《稼軒集》已佚。清嘉慶間辛敬甫輯有《稼軒集鈔存》,近人鄧恭三增輯爲《辛稼軒詩文鈔存》。生平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棄疾傳》,近人陳思有《辛稼軒年譜》及鄧恭三《辛稼軒年譜》。
► 794篇诗文
辛棄疾的其他作品
- 《 鷓鴣天 · 再賦牡丹 》 —— [ 宋 ] 辛棄疾
- 《 鷓鴣天 · 過硤石,用韻答呉子似 》 —— [ 宋 ] 辛棄疾
- 《 鷓鴣天 · 壽呉子似縣尉,時攝事城中 》 —— [ 宋 ] 辛棄疾
- 《 蝶戀花 · 用趙文鼎提舉送李正之提刑韻,送鄭元英 》 —— [ 宋 ] 辛棄疾
- 《 和郭逢道韻 其二 》 —— [ 宋 ] 辛棄疾
- 《 鵲橋仙 · 爲人慶八十席上戲作 》 —— [ 宋 ] 辛棄疾
- 《 鹊桥仙 其二 为岳母庆八十 》 —— [ 宋 ] 辛棄疾
- 《 玉樓春 · 風前欲勸春光住 》 —— [ 宋 ] 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