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浣花因賦
錦裏先生,草堂築、浣花溪上。料飽看、階前雀食,籬邊漁網。跨鵠騎鯨歸去後,橋西潭北留佳賞。況依然、一曲抱村流,江痕漲。
魚龍戲,相浩蕩。禽鳥樂,增舒暢。更綺羅十里,棹歌來往。上坐英賢今李郭,邦人應作仙舟想。但□呼、落日未西時,船休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錦裏: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 浣花溪:在成都西郊,是錦江支流。
- 料:估計,猜想。
- 鵠(hú):天鵝。
- 鯨:海中大魚。常以喻強大有力者。
- 棹(zhào)歌:行船時所唱之歌。
翻譯
在錦裏的先生,於浣花溪上修建了草堂。想必他能夠盡情欣賞階前麻雀啄食,籬邊掛着漁網。那種如騎鯨跨鵠般的高遠境界達成後離去,橋西潭北留下了這美好景緻供人欣賞。何況依舊有那一條曲折環繞村莊流淌的溪水,江水的痕跡在漲高。
水中魚龍嬉戲,景象壯闊浩蕩。飛禽走獸歡快,使人心情更加舒暢。還有那繁華的十里綺羅之地,船隻來往,傳來陣陣棹歌。座上的英才賢士如今就如李膺和郭泰一般,當地的人們應把這場景想象成神仙乘坐的舟船。只希望呼喊着,在落日尚未西沉之時,船隻不要放行。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浣花溪畔的美景以及人們在這裏的愉悅生活。上闋通過描寫錦裏先生的草堂和周圍的景色,展現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跨鵠騎鯨歸去後,橋西潭北留佳賞」一句,富有想象力,增添了幾分超脫的意味。下闋則着重描寫了這裏的熱鬧景象,魚龍嬉戲、禽鳥歡暢、棹歌來往,營造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最後表達了希望美好時光能夠延續的願望。整首詞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這一地方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京鏜
宋豫章人,字仲遠。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兩試縣令有聲。孝宗即位,銳志恢復,羣臣多迎合其意,獨言宜徐圖之。擢監察御史。高宗之喪,金使來吊,受命使金報謝,以喪不肯受宴樂。使還,爲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在任首罷征斂,弛利予民。寧宗時,累官至左丞相,一變其素守,唯奉行韓侂冑風旨。後以年老乞休。卒諡文忠,改諡莊定。有《鬆坡集》。
► 46篇诗文
京鏜的其他作品
- 《 念奴娇 次洋州王郎中韵 》 —— [ 宋 ] 京鏜
- 《 漢宮春 · 其二元宵十四夜作,是日立春 》 —— [ 宋 ] 京鏜
- 《 水調歌頭 · 其二次前黃州李使君見贈韻 》 —— [ 宋 ] 京鏜
- 《 定風波 · 其二次韻 》 —— [ 宋 ] 京鏜
- 《 念奴嬌 》 —— [ 宋 ] 京鏜
- 《 水調歌頭 · 其一 》 —— [ 宋 ] 京鏜
- 《 水調歌頭 · 中秋 》 —— [ 宋 ] 京鏜
- 《 洞仙歌 · 重九藥市 》 —— [ 宋 ] 京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