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 · 其二次韻

· 京鏜
休臥元龍百尺樓。眼高照破古今愁。若不擎天爲八柱,且學鴟夷,歸泛五湖舟。 萬里西南天一角,騎氣乘風,也作等閒遊。莫道玉關人老矣,壯志凌雲,依舊不驚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龍百尺樓:借指抒發壯懷的登臨處。元龍,三國時陳登的字。
  • 鴟夷(chī yí):指春秋越國范蠡之號,後泛指隱遁之人。
  • 八柱:古代神話傳說,地有八柱,用以承天。
  • 玉關:即玉門關,這裏借指邊遠地區。

翻譯

不要高臥在那陳登所臥的百尺樓上。目光高遠能夠看破古往今來的憂愁。如果不能成爲支撐天地的八根柱子,那就暫且學習范蠡,歸隱去泛遊五湖的小舟。 在萬里西南的天邊一角,憑藉着豪邁之氣乘風而行,也當作是平常的遊歷。不要說在邊遠之地人已衰老,壯志如雲,依舊不會因秋色而驚心。

賞析

這首詞表達了詞人豁達的心境和高遠的志向。上闋中,詞人表示不願只是高臥閒適,而要有高遠的志向,若不能成爲國家的支柱,也願像范蠡一樣歸隱。下闋則進一步展現了詞人的豪邁氣概,即使在西南邊遠之地,也能以凌雲壯志,從容面對時光的流逝。整首詞氣勢磅礴,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體現了詞人對人生的積極態度和堅定信念。

京鏜

宋豫章人,字仲遠。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兩試縣令有聲。孝宗即位,銳志恢復,羣臣多迎合其意,獨言宜徐圖之。擢監察御史。高宗之喪,金使來吊,受命使金報謝,以喪不肯受宴樂。使還,爲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在任首罷征斂,弛利予民。寧宗時,累官至左丞相,一變其素守,唯奉行韓侂冑風旨。後以年老乞休。卒諡文忠,改諡莊定。有《鬆坡集》。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