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豳風(bīn fēng):指《詩經》中的《豳風》,是古代豳國(今陝西省境內)的民歌。
- 碩膚(shuò fū):指皮膚光滑細膩,這裡比喻品德高尚。
- 遜(xùn):謙讓,退讓。
- 東人:指東方的人,這裡可能指豳國的人。
- 綉裳(xiù cháng):華美的衣服,比喻美好的生活。
- 鴟鴞(chī xiāo):鳥名,這裡比喻邪惡或不正之人。
- 悟:領悟,理解。
- 周王:指周朝的君王。
繙譯
品德高尚的人一旦謙讓,其德行更顯光煇,感歎東方的人們樂於穿著華美的衣裳。如果沒有風雲雷雨的變動,邪惡之人又怎能輕易領悟周王的智慧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碩膚一遜”的德行與“東人樂綉裳”的世俗享樂,表達了作者對於道德謙讓的推崇。詩中“不有風雲雷雨動,鴟鴞豈易悟周王”一句,以自然界的變動喻指社會的動蕩,暗示衹有在動蕩中,邪惡之人才能領悟到真正的智慧和道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作者對於道德與智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