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鸞 (luán):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
- 薴 (níng):薴麻,一種植物,其纖維可用來製作衣物。
- 霜雪:比喻白薴衣的潔白無瑕。
翻譯
鏡中美麗的鸞鳥身影暫時分離,綠窗下的燈光陪伴了幾個黃昏。 寄來的白薴衣如同霜雪般潔白,點點分明,似乎還帶有淚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鏡中鸞影的分離和綠窗下孤獨的燈光,描繪了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白薴衣的潔白如霜雪,不僅形容了衣物的質地,更隱喻了寄衣人的純潔情感。淚痕的存在,增添了一絲憂傷,表達了收到衣物時的深情和感慨。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明代詩人黃淮對細節的敏銳捕捉和對情感的深刻表達。
黃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進士。永樂時,曾與解縉等並直文淵閣,進右春坊大學士。後爲漢王高煦所譖,系詔獄十年。洪熙初復官,尋兼武英殿大學士,與楊榮等同掌內製。官終戶部尚書。性明果,達於治體,善讞疑獄。有《省愆集》、《黃介庵集》。
► 370篇诗文
黃淮的其他作品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夢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見成絶句三十八首 其十三 》 —— [ 明 ] 黃淮
- 《 疊字醉太平中秋遇雨 》 —— [ 明 ] 黃淮
- 《 用韻答樗庵老兄蘭室鄉友二首 》 —— [ 明 ] 黃淮
- 《 憂悶無聊偶誦東方虯昭君怨三絕後二首妙無以加前一首頗傷於怒予因效顰賦三章非敢角勝也聊以見志雲耳 》 —— [ 明 ] 黃淮
- 《 渡淮 》 —— [ 明 ] 黃淮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夢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見成絶句三十八首 其十四 》 —— [ 明 ] 黃淮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夢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見成絶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 》 —— [ 明 ] 黃淮
- 《 舟次濟寧柳色未改澹齋有詩因次其韻 》 —— [ 明 ] 黃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