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和坡仙韻,贈陳廣文致政歸

· 楊慎
陽關休唱,且須盡、陶令杯中之物。宦海無津喜君歸,仙叟紫房青壁。泉石新盟,煙霞舊夢,懷抱皆冰雪。清風堪挹,斜川慄裏爭傑。 緬想鬆菊門庭,田園幽事,興頭先發。情話琴書消遣處,笑看浮漚生滅。棋局酒樽,桑榆境相對,朱顏玄發。行歌坐嘯,一任抹風批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lèi):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 陶令: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隱逸詩人。
  • 宦海:比喻官場。
  • 紫房:指道士脩鍊的地方。
  • 泉石:指山水自然。
  • 菸霞:指山水景色。
  • 斜川慄裡:地名,陶淵明曾隱居的地方。
  • 緬想:遙想,懷唸。
  • 浮漚 (fú ōu):水麪上的泡沫,比喻世事無常。
  • 桑榆:比喻晚年。
  • 行歌坐歗:形容悠閑自在的生活狀態。
  • 抹風批月:形容隨意揮灑,不受拘束。

繙譯

不要唱起離別的歌曲,衹需盡情享受陶淵明盃中的美酒。在官場中找不到歸宿,你高興地歸來,像仙人一樣住在紫房青壁之間。你與泉水和石頭結下新盟,懷揣著對菸霞舊夢的曏往,心中懷抱如同冰雪般清澈。清風值得追隨,你與斜川慄裡的隱士們爭相成爲傑出人物。

遙想你家門前的松樹和菊花,田園中的幽靜事物,興致勃發。在用琴書消遣的地方,你笑著看世事如泡沫般生滅。棋侷和酒樽,與晚年的境遇相對,你的容顔和黑發依舊。你邊走邊唱,坐著吹口哨,完全隨心所欲,不受任何束縛。

賞析

這首作品以陶淵明爲榜樣,贊美了陳廣文辤官歸隱的高潔情懷和自在生活。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陶令盃中之物”、“仙叟紫房青壁”等,描繪了一個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隱士形象。通過對比官場的“無津”與隱居的“泉石新盟”,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厭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無限渴望和對高潔品格的崇敬。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