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李東渠中丞邀遊灑然亭次韻二首

· 黃佐
嶺海棲遲有歲年,草堂今喜識高賢。 釣殘野水從魚樂,鋤罷寒葵帶露鮮。 世事驅馳真夢裏,天涯談笑且尊前。 朔雲他雨勞相問,猶記萍蹤自灑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肇慶:地名,今廣東省肇慶市。
  • 李東渠:人名,可能是當時的官員或文人。
  • 中丞:古代官職名,相當於副宰相。
  • 灑然亭:亭名,可能位於肇慶。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作詩。
  • 嶺海:指嶺南地區,即今廣東一帶。
  • 棲遲:停留,居住。
  • 高賢:指有才德的人。
  • 釣殘野水:在野外水域釣魚,意指隱居生活。
  • 鋤罷寒葵:鋤完寒冷季節的葵菜,指田園生活。
  • 世事驅馳:指世間事務的忙碌奔波。
  • 朔雲他雨:北方的雲,其他的雨,比喻遠方的消息或變化。
  • 萍蹤:比喻行蹤不定,如浮萍漂泊。
  • 灑然:自然,無拘無束的樣子。

翻譯

在嶺南地區居住已有多年,很高興今天能在草堂結識到高賢。在野外水域釣魚,享受着魚兒的樂趣,鋤完寒冷季節的葵菜,帶着新鮮的露水。世間的事務忙碌奔波,彷彿在夢中,而在天涯海角,我們談笑風生,舉杯共飲。北方的雲,其他的雨,雖然勞煩相問,但我仍記得自己如浮萍般自由灑脫的行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黃佐在嶺南的隱居生活,以及他與李東渠中丞的交往。詩中,「釣殘野水」與「鋤罷寒葵」生動地展現了他田園生活的寧靜與自得。通過「世事驅馳真夢裏」一句,表達了詩人對紛繁世事的超然態度。結尾的「萍蹤自灑然」則彰顯了詩人不受世俗羈絆,追求自由灑脫的生活哲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