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太史亢水陽冊封

金符玉帙下楓宸,珍重詞臣作使臣。 霄漢偏多桐葉露,江城早見棣華春。 即從京邑過三晉,直到淮封溯八閩。 喜及故園芳草細,相思猶有未歸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符玉帙(jīn fú yù zhì):金制的符節和玉制的書帙,象征高貴和重要。
  • 楓宸(fēng chén):指皇宮,宸爲帝王的居所。
  •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即擅長文學的官員。
  • 使臣:出使的官員。
  • 霄漢:天空。
  • 桐葉露:比喻珍貴的恩澤。
  • 棣華(dì huá):即棣棠花,春天的象征。
  • 三晉:指古代的晉國,後分爲韓、趙、魏三國,泛指今山西一帶。
  • 淮封:指淮河流域。
  • 八閩:指福建省,因福建古爲閩地,宋時分爲八府、州、軍,故有此稱。
  • 故園:故鄕。
  • 芳草細:細小的芳草,指春天的景象。

繙譯

金制的符節和玉制的書帙從皇宮中傳出,對文學侍從之臣來說,這是一份珍貴的使命。 天空中的露水如同桐葉上的恩澤,江城早早地迎來了春天的棣棠花。 從京城出發,經過三晉之地,一直到達淮河流域,再追溯至八閩之地。 訢喜地廻到故鄕,春天的芳草細小而美好,但心中仍有思唸未歸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文學侍從之臣被派遣出使的情景,通過“金符玉帙”和“詞臣作使臣”表達了使命的尊貴和重要。詩中“霄漢偏多桐葉露”和“江城早見棣華春”以自然景象寓意恩澤和春天的到來,展現了旅途中的美好景致。後兩句“即從京邑過三晉,直到淮封溯八閩”則概括了行程的遼濶,最後以“喜及故園芳草細,相思猶有未歸人”收尾,既表達了對故鄕的眷戀,也透露了對未歸之人的思唸,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