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行舟

望斷青山夕照殘,飄然一葉度更闌。 波浮皓月濤聲細,簾入清風露氣寒。 明滅漁燈依極浦,參差雁影落前灘。 昇平不用劉琨舞,行路空嗟世上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望斷:望到看不見,形容極目遠望。
  • 夕照:傍晚的陽光。
  • 飄然:形容舟行輕快。
  • 一葉:比喻小船。
  • :經過,穿過。
  • 更闌:夜深。
  • 波浮:波浪上漂浮。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濤聲細:波浪聲輕微。
  • 簾入:像簾子一樣進入。
  • 露氣寒:露水帶來的寒氣。
  • 明滅:忽明忽暗。
  • 漁燈:漁船上的燈火。
  • :靠近。
  • 極浦:遙遠的水邊。
  • 參差:不齊的樣子。
  • 雁影:雁的影子。
  • 前灘:前面的沙灘。
  • 昇平:太平盛世。
  • 劉琨舞:劉琨是東晉時期的將領,以舞劍聞名,這裏指戰亂時期的武力。
  • 行路:旅行,行走。
  • 空嗟:徒然嘆息。
  • 世上難:世間的艱難。

翻譯

遠望青山,夕陽已殘,我乘坐的小船輕快地穿過了夜深人靜的時刻。波浪上漂浮着明亮的月光,波浪聲輕微,清風帶着寒露的氣息像簾子一樣進入船中。漁船上的燈火忽明忽暗,靠近遙遠的水邊,雁羣的影子不齊地落在前面的沙灘上。在這太平盛世,不需要劉琨那樣的武力,我只是在旅途中徒然嘆息世間的艱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夜行舟的景象,通過「青山」、「夕照」、「皓月」、「濤聲」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飄然一葉度更闌」表達了舟行的輕快與夜深的靜謐,而「明滅漁燈」與「參差雁影」則增添了畫面的生動感。結尾的「昇平不用劉琨舞,行路空嗟世上難」反映了詩人對太平盛世的感慨與對世間艱難的無奈,體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現實的深刻洞察。

黃夢鴻

黃夢鴻,字壯猷。番禺人。明神宗萬曆七年(一五七九)舉人,官淮安府通判。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五。 ► 4篇诗文

黃夢鴻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