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雪感懷呈翟使君馮中允同年

歲暮山城雪,民和歲有秋。 深聞五褲詠,聊減貳車愁。 凌亂藏溪寺,霏微灑郡樓。 凍宜粘酒旆,香好試茶甌。 逐吹殊無定,連宵勢未休。 仙娥低粉面,熊耳壓峯頭。 樹老花重發,川長縞不收。 平沉採芝洞,深鎖避賢郵。 麋鹿全迷徑,鷹鸇不下韝。 夜村埋古屋,丹水咽寒流。 上洛城中客,梁園日下州。 前年直綸閣,臘月奉宸遊。 六出寒光亂,重瞳喜氣浮。 催班臨祕殿,稱賀拱凝旒。 漠漠籠天仗,輕輕落御溝。 瑤池同皎潔,珠箔助颼飀。 民有豐年望,君無旰食憂。 佩垂延喜玉,服曜吉光裘。 雞樹令開宴,鴛行許命儔。 千鍾方灩灩,三爵未油油。 舉白朱顏凝,飛文彩筆抽。 傳宣須盡醉,御札遣冥搜。 晚出蒼龍闕,驕馳紫燕騮。 自慚生草澤,人指在蓬丘。 薄命誠非據,清途不久留。 左遷來僻郡,對景憶瀛洲。 謫宦誰還往,貧家自獻酬。 敢言無俸祿,且喜潤田疇。 鳳閣名雖黜,貂冠命亦優。 山中甘散秩,膝下奉晨羞。 默默惟思過,陶陶亦自由。 搖頭詠詩什,閤眼入衾裯。 祇恨方於枘,何嘗曲似鉤。 詎能悲鵩鳥,早合畏犧牛。 玉冷期三爇,蘭香任一蕕。 夢中非蛺蝶,世上本蜉蝣。 禍福如亡馬,機關喻狎鷗。 甘貧慕原憲,齊物學莊周。 尚賴遷鶯侶,旁依建隼侯。 願隨商洛叟,擊壤頌皇猷。
拼音
王禹偁

王禹偁

宋濟州鉅野(今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人,字元之。出身淸寒,世代務農。從小發憤求學,五歳能詩。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西元九八三年)進士,授成武縣主簿,嘗於《吾志》詩抒志云:「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致君望堯舜,學業根孔姬。」雍熙元年(西元九八四年),遷知長洲縣。端拱元年(西元九八八年)召入京應中書試,擢右拾遺、直史館,旋以《端拱箴》諫皇宮之奢。次年遷知制誥。淳化二年(西元九九一年),爲徐騎省辨誣,貶商州(今陝西商縣)團練副使。淳化五年(西元九九三年),再知制誥。至道元年(西元九九五年)兼翰林學士、知審官院兼通進銀臺封駁司,坐謗訕罷知滁州,未幾改揚州。宋眞宗卽位,上疎言加強邊防、減冗兵冗吏、嚴格選舉、沙汰僧尼、謹防小人得勢等五事。復知制誥。咸平元年(西元九九八年)預修《太祖實録》,以直筆犯諱,降知黄州(今湖北黃岡),故世稱「王黃州」。謫黃州時,以駢散相間之《黃州新建小竹樓記》抒達觀曠逸之胸懷。咸平四年(西元一〇〇三年)移知蘄州,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爲人剛直,在官以敢言直諫稱,嘗誓言要「兼磨斷佞劍,擬樹直言旗」。王黃州爲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工詩文,詩風樸素,散文平易,多反映社會現實。主詩學杜少陵、白樂天,文學韓昌黎、柳子厚。歐陽文忠甚慕王黃州,在滁州時瞻仰其畫像,又作《書王元之畫像側》。蘇東坡撰《王元之畫像贊並序》稱以「以雄風直道獨立當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有《小畜集》三十巻、《小畜外集》二十巻(今殘存巻六至巻十三等八巻)、《五代史闕文》。《宋史·巻二百九十三·王禹偁傳》。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