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自白鹿洞過開先寺觀瀑布泉

· 張詡
瀑布泉如故,龍池畫不成。 匡山千古秀,鄱水四時清。 尊俎開新釀,煙霞若舊盟。 時逢賢郡主,細把故情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瀑佈泉:瀑佈流下的泉水。
  • 龍池:傳說中龍居住的池塘,這裡指瀑佈下的水池。
  • 匡山:即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鄱水:即鄱陽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位於江西省北部。
  • 尊俎:古代盛酒和肉的器具,這裡指酒宴。
  • 新釀:新釀制的酒。
  • 菸霞:指山水間的雲霧,也用來比喻隱逸的生活。
  • 賢郡主:對地方官員或有地位的女性的尊稱。

繙譯

瀑佈泉水依舊如故,龍池的美景難以用畫筆描繪。 廬山千古以來都是如此秀麗,鄱陽湖四季水色清澈。 在酒宴上品嘗新釀的美酒,山水間的雲霧倣彿是舊日的盟約。 此時遇到了賢德的郡主,細細地傾訴著往日的情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七月三日遊覽廬山白鹿洞和開先寺時的所見所感。詩中,“瀑佈泉如故”一句,既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也隱含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後文通過對廬山和鄱陽湖的描繪,進一步展現了自然美景的永恒與清新。詩的最後,通過與賢郡主的相遇,抒發了對舊日情誼的懷唸,增添了詩作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切感悟。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