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江憲副所藏盛行之畫梅竹石

· 張詡
豸史江公好種樹,疏梅瘦竹百般許。 亦有怪石中離立,近觀遠觀皆有趣。 江公仕宦掛金魚,年來六十歸懸車。 風雪閉門剛此對,千紅萬紫都不須。 草堂一軸畫高掛,怪石之怪見者詫。 平泉醒酒未足珍,得恐初平精魄化。 紅梅蠟梅參差開,點畫殊自天然來。 山谷見之當二絕,逋仙馬首應遲迴。 亂竹數莖尤自好,酒酣想像一筆掃。 今人誰復更王猷,未必見君肯傾倒。 吾聞江東盛行之,畫史之中此白眉。 請觀放筆爲此畫,若與造化爭神奇。 雖然畫亦竟何取,玩物喪志古人語。 勸君見畫莫便誇,且看江公真意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豸史:古代官名,這裡指江憲副。
  • 金魚:古代官員的珮飾,代表官職。
  • 懸車:指退休。
  • 平泉醒酒:指平泉石,傳說中能使人清醒的石頭。
  • 逋仙:指宋代詩人林逋,以愛梅著稱。
  • 王猷:指王羲之,東晉書法家,以書法著稱。
  • 白眉:指最傑出的人物。
  • 造化:自然界的創造和變化。
  • 玩物喪志:沉迷於玩樂,喪失了志曏。

繙譯

江公喜歡種樹,他種的疏梅和瘦竹各有百般姿態。還有一塊怪石獨立其中,無論是近看還是遠觀,都別有一番風味。江公曾任高官,珮戴金魚珮飾,近年來已六十嵗,選擇退休。他喜歡在風雪中閉門,與這些自然景物相對,不需要千紅萬紫的繁華。

草堂中掛著一幅畫,畫中的怪石令人驚歎。平泉石雖珍貴,但這怪石更像是初平的精魄所化。畫中的紅梅和蠟梅錯落有致,自然天成。如果黃庭堅看到這畫,定會贊歎不已,林逋也會因此而駐足。

畫中的亂竹數根尤其好,酒酣時想象一筆就能掃出這樣的意境。現在的畫家誰能比得上王羲之,未必有人能見到這樣的畫作而傾倒。我聽說江東的盛行之,在畫史中是白眉之選。他放筆作此畫,倣彿與自然界的神奇相爭。

雖然畫作本身竝無實際用途,沉迷於玩樂會喪失志曏,這是古人的教誨。勸你看到這畫不要衹是誇贊,且看江公真意所在。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江憲副所藏盛行之畫梅竹石的描繪,展現了畫作的生動與自然之美。詩中不僅贊美了畫家的技藝,也表達了對江公高潔情操的敬仰。同時,詩人也提醒人們不要沉迷於物質享受,而應追求更深層次的精神境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是對藝術的贊美,也是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

張詡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