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鄭伯興上陵三首

鬱郁諸陵浮地起,恢恢玄極倚天開。 虛傳龍馭賓天府,實見麒麟臥草萊。 望闕衆星同繞鬥,吟詩一客獨登臺。 楚歌郢曲多遺調,試續離騷不可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鬱鬱: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諸陵:指衆多的陵墓。
  • 恢恢:形容寬廣無邊。
  • 玄極:指天空的最高処,即天頂。
  • 龍馭:傳說中神仙乘坐的龍車。
  • 賓天府:指天宮,神仙居住的地方。
  • 麒麟:傳說中的神獸,象征吉祥。
  • 草萊:指草叢。
  • 望闕:指遠望宮闕。
  • 衆星:指天空中的星星。
  • 繞鬭:圍繞北鬭星。
  • 吟詩一客:指詩人自己。
  • 登台:登上高台。
  • 楚歌:楚地的歌曲。
  • 郢曲:楚國的音樂。
  • 遺調:指流傳下來的曲調。
  • 續離騷:繼續創作類似《離騷》的詩篇。

繙譯

衆多的陵墓鬱鬱蔥蔥,倣彿從地麪上浮起,天空寬廣無邊,倣彿倚靠著天頂展開。雖然傳說中神仙乘坐的龍車已經前往天宮,但實際上我看到的是麒麟靜靜地躺在草叢中。我遠望宮闕,看到衆星圍繞著北鬭星,而我這個孤獨的詩人,獨自登上高台吟詩。楚地的歌曲和音樂中有很多流傳下來的曲調,但我嘗試繼續創作類似《離騷》的詩篇,卻發現這是不可能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天地宇宙的感慨和對歷史文化的思考。通過對比傳說中的神仙世界和現實中的自然景象,詩人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深刻認識和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同時,詩中也流露出詩人對孤獨創作的無奈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