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科:指高山。
- 樵:砍柴的人。
- 科南:山南。
- 寶鴨:可能指泉水中的一種裝飾或自然形成的景觀。
- 雙魚:可能指泉水中的一種裝飾或自然形成的景觀。
- 詎:豈,難道。
翻譯
高山是樵夫眼中的尊者,兩股泉水位於山的南面。 泉水從山的高處流下,已經流過了十二三里的距離。 寶鴨和雙魚,或許是泉水流過的痕跡。 這就是第一泉,這個名字難道是虛構的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高山和泉水的自然景觀,通過「大科」、「雙泉」等詞語,展現了山的高大和泉水的清澈。詩中「寶鴨與雙魚」可能是對泉水景觀的想象,增添了詩意。最後一句反問,強調了「第一泉」的名副其實,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肯定。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將往謁先師石翁墓舟中寫懷 》 —— [ 明 ] 湛若水
- 《 新春寫懷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憶昔與周自正 》 —— [ 明 ] 湛若水
- 《 與鄭伯興朱守中餘子華昌平道中遇風 》 —— [ 明 ] 湛若水
- 《 走筆贈李司訓世用父母雙壽 》 —— [ 明 ] 湛若水
- 《 戊子三月二日取道毗陵同樑壺山攜葛澗周衛諸生遊張公洞遂憩茂潭別院 》 —— [ 明 ] 湛若水
- 《 登嶧山感懷 》 —— [ 明 ] 湛若水
- 《 喜覺山洪大巡來訪朱明洞天遂講於青霞洞次來韻二首答之其二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