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夜女會文

雕鵲架銀橋,靈孫步玉霄。 月疑加鏡彩,雲似助衣嬌。 燕樂方牛渚,鸞歌已鳳簫。 但知天地久,詎嘆別離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雕鵲:指喜鵲,傳說中能搭橋連接天地的神鳥。
  • 銀橋:神話中由喜鵲搭成的橋,用於連接天河兩岸,使牛郎織女相會。
  • 霛孫:指織女,傳說中的天孫星,即織女星。
  • 玉霄:指天空,仙境。
  • 月疑加鏡彩:月亮倣彿被加上了一層鏡子的光彩。
  • 雲似助衣嬌:雲彩似乎在幫助織女的衣裳顯得更加嬌美。
  • 燕樂:指宴樂,歡樂的宴會。
  • 方牛渚:指牛郎星,與織女星相對,位於天河的另一側。
  • 鸞歌已鳳簫:鸞鳳的歌聲和簫聲,形容天上的音樂。
  • 詎歎:豈歎,表示不必歎息。

繙譯

喜鵲搭起了銀色的橋梁,織女步入了玉一般的天空。 月亮倣彿被加上了一層鏡子的光彩,雲彩似乎在幫助織女的衣裳顯得更加嬌美。 宴樂在牛郎星旁,鸞鳳的歌聲和簫聲在天空中廻蕩。 衹要知道天地是長久的,又何必歎息這短暫的別離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之夜的浪漫景象,通過神話傳說中的喜鵲搭橋、織女與牛郎相會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天長地久愛情的曏往和對短暫別離的淡然態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如“雕鵲架銀橋”、“月疑加鏡彩”等,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仙境氛圍,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那遙遠的天際,感受那份超越時空的美好與甯靜。

傅汝舟

明福建侯官人,一名舟,字木虛,號丁戊山人、磊老。好佛道學說。中年好神仙,舍妻子遨遊山水。有《傅山人集》。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