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發軒送程參軍之台州

· 符錫
哺糟那復計清渾,一飯終須報主恩。 豈謂參軍閒豹略,浪持布鼓到雷門。 瓊臺日出扶桑近,羅嶼雲來海氣昏。 明月懷人千載上,謝公詩在勝招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哺糟:比喻接受別人不好的東西或意見。
  • 清渾:清澈與渾濁,比喻是非善惡。
  • 豹略:比喻高超的軍事或策略才能。
  • 布鼓:比喻平凡無奇的言論或作品。
  • 雷門:傳說中的門,比喻重要的位置或場合。
  • 瓊臺:美麗的樓臺,這裏指台州的美景。
  • 扶桑:古代神話中的東方神木,日出的地方。
  • 羅嶼:島嶼名,這裏指台州附近的海島。
  • 海氣:海上的氣象,海風海霧。
  • 謝公:指謝靈運,東晉時期的著名詩人。
  • 招魂:古代一種召喚死者靈魂的儀式。

翻譯

不再計較是非善惡,我只需一頓飯來報答主人的恩情。 怎能說參軍的策略是閒談,卻拿着平凡的言論來到這重要場合。 台州的美景中,太陽從瓊臺升起,彷彿接近了神話中的扶桑;羅嶼的雲霧飄來,海上的氣象變得昏暗。 在明月的照耀下,我懷念着千年前的古人,謝靈運的詩篇留存,勝過了任何招魂的儀式。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程參軍赴臺州的送別之情,同時讚美了台州的自然風光。詩中,「哺糟那復計清渾」一句,表明了詩人不計較世俗是非的態度,而「一飯終須報主恩」則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後文通過對臺州美景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人的深切思念。結尾提到謝靈運的詩篇,不僅表達了對前賢的敬仰,也暗示了詩人對詩歌藝術的追求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