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屠東湖寒食陪祀宿昌平韻

· 樑儲
春來周道正平平,楊柳風多曉霧睛。 向晚卻隨僧寺宿,此心聊與佛燈明。 班行着我曾何補,詩思於公輒又生。 明日五陵翹首地,祇應顏汗倍關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和詩,依照別人詩詞的韻腳或內容作詩。
  • 屠東湖: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寒食:節日名,在清明節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三日的習俗。
  • 宿:住宿。
  • 昌平:地名,今北京市昌平區。
  • :詩韻,作詩時所依據的韻腳。
  • 周道:大道,這裏指京城的大道。
  • 平平:平坦。
  • 楊柳風:春風,因春風吹拂楊柳,故稱。
  • 曉霧:清晨的霧氣。
  • :晴朗。
  • 僧寺:寺廟。
  • 班行:朝班的行列,指在朝廷中的職位。
  • 何補:有何益處。
  • 詩思:作詩的思路或靈感。
  • 於公:對於公衆或國家。
  • :總是,就。
  • 五陵:指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這裏泛指帝王的陵墓。
  • 翹首:擡頭遠望,形容期待或思念。
  • 顏汗:羞愧得流汗,形容非常羞愧。
  • 關情:關心,掛念。

翻譯

春天來臨,京城的大道平坦寬闊,楊柳在春風中輕輕搖曳,清晨的霧氣散去,天空晴朗。傍晚時分,我隨着僧人住宿在寺廟中,我的心思與佛前的燈光一同明亮。在朝班中,我曾有何益處呢?每當想到公衆或國家,我的詩思就油然而生。明天,我將擡頭遠望那帝王的陵墓,心中倍感羞愧與掛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京城的景象,以及詩人在寒食節陪同祭祀時的所思所感。詩中,「楊柳風多曉霧睛」一句,既展現了春天的美景,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清明與寧靜。後句「此心聊與佛燈明」則表達了詩人在寺廟中的超脫與自省。結尾處,詩人對未來的期待與對國家的關切交織在一起,展現了一種深沉的責任感與羞愧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思考。

樑儲

明廣東順德人,字叔厚,號厚齋,晚號鬱洲。成化十四年進士第一,授編修。正德時累遷爲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內閣首輔。時營建殿房甚多,所費鉅萬,儲屢上書切諫。又請早立儲君,不報。寧王朱宸濠叛,帝自南征,儲等扈從。羣小欲導帝遊浙西、江漢。儲等跪諫行宮門外,乃許不日還京。世宗即位,被劾乞歸。卒年七十七,諡文康。有《鬱洲遺稿》。 ► 1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