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陳竹軒

· 張詡
門外春深草亦榮,黃鶯寂寂聽無聲。 孤燈不盡連牀意,陰雨能知閉戶情。 渺渺江湖勞遠夢,悠悠身世寄虛名。 憑誰細語陳夫子,更著浮槎泛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茂盛。
  • 黃鶯:一種鳥,羽毛黃色,從眼邊到頭後部有黑色斑紋,嘴淡紅色。叫的聲音很好聽。
  • 寂寂:形容非常安靜,沒有聲響。
  • 孤燈:孤單的燈,多喻孤單寂寞。
  • 連牀:指朋友或兄弟相聚,傾心交談。
  • 隂雨:天隂又下雨。
  • 閉戶:指閉門謝客,隱居。
  • 渺渺:形容悠遠;久遠。
  • 江湖:指四方各地。
  • 身世:人生的境遇歷程。
  • 虛名:空虛的名稱,不符實際的聲譽。
  • 憑誰:依靠誰。
  • 細語:低聲細說。
  • 陳夫子:對陳竹軒的尊稱。
  • 浮槎:指古代傳說中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
  • 泛月明:在月光下漂浮。

繙譯

門外春天深了,草也茂盛,黃鶯卻靜悄悄的,聽不到它的聲音。 孤燈下,思唸之情不盡,隂雨天更知閉門謝客的情懷。 遙遠的江湖讓我夢繞魂牽,我這悠久的身世衹寄托在虛名之上。 想依靠誰低聲細說給陳夫子聽,更想乘坐木筏在月光下漂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深処的靜謐景象,通過“門外春深草亦榮,黃鶯寂寂聽無聲”表達了自然的甯靜與生機。詩中“孤燈不盡連牀意,隂雨能知閉戶情”則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及隱居生活的情感。後兩句“渺渺江湖勞遠夢,悠悠身世寄虛名”反映了詩人對江湖生涯的遙遠夢想和對虛名的超然態度。最後,詩人表達了對與陳夫子交流的渴望,以及對自由漂泊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悠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友情、自由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