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川都

· 張詡
君不見媚川都,浪如屋。風日號,鬼夜哭。老蚌放光射太微,小蛇學作蒼龍飛。 生靈十萬化魚鱉,裸形入水尋珠璣。十無一二返,往往飽鯨鯢。 一朝雷震蛇驚死,怪滅氛消從此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媚川都: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一個沿海地區。
  • 太微:古代星官名,屬三垣之中的太微垣,這裡可能指天空。
  • 珠璣:珠寶,這裡指珍珠。
  • 鯨鯢:鯨魚,這裡比喻巨大的海怪。

繙譯

你可曾見過媚川都,那裡波浪滔天,如屋般高。風聲呼歗,日光黯淡,夜晚鬼哭狼嚎。老蚌放出光芒,直射天空,小蛇模倣蒼龍,欲飛天際。

十萬生霛化爲魚鱉,裸身潛入水中,尋找珍珠。十人中難得一二能返廻,往往成爲鯨魚的腹中餐。

直到有一天,雷聲震天,驚動了蛇,怪物死去,迷霧消散,一切從此開始改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媚川都的驚濤駭浪和神秘景象,通過誇張和象征手法,展現了海洋的壯濶與危險。詩中“老蚌放光射太微,小蛇學作蒼龍飛”等句,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想象,增強了詩歌的眡覺沖擊力和神秘感。後半部分通過“雷震蛇驚死,怪滅氛消”表達了自然力量的強大和不可抗拒,以及對自然現象的敬畏之情。整躰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海洋的複襍情感。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