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何翰林致仕居金陵次文太史韻

· 許谷
金馬來時動鎬京,銀魚焚後別西清。 才人豈厭承明地,高士原多谷口情。 買得曲池堪鬥鴨,種成芳樹好藏鶯。 秦淮亦是機雲宅,鄉夢休過白苧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馬:指金馬門,漢代宮門名,學士待詔之処。這裡指朝廷。
  • 鎬京:西周的國都,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這裡借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銀魚:指銀魚符,古代官員的信物。焚後指辤官。
  • 西清:指宮內遊宴之処。
  • 承明地:指承明廬,漢代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稱承明廬。後以入承明廬爲入朝或在朝爲官的典故。
  • 穀口:地名,在今陝西省禮泉縣東。漢代高士鄭子真隱居於此,這裡借指隱居之地。
  • 曲池:曲折的水池。
  • 鬭鴨:古代的一種遊戯,使鴨相鬭。
  • 機雲宅:指西晉文學家陸機、陸雲的故居。這裡借指何翰林的居所。
  • 白苧城:指南京。因南京有白苧山而得名。

繙譯

金馬門開啓時,你從朝廷來到鎬京,焚燒銀魚符後,告別了宮內的西清。 才子豈能滿足於承明廬的生活,高士原本就懷有隱居穀口的情懷。 你買下了曲折的水池,可以鬭鴨嬉戯,種下了芳香的樹木,好讓黃鶯藏匿。 秦淮河畔,也是像陸機、陸雲那樣的文士居所,但你的鄕夢,不要經過那白苧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何翰林辤官歸隱後的生活,表達了對其高潔情懷的贊美。詩中運用了金馬、銀魚等象征性詞語,以及承明地、穀口等典故,展現了何翰林從朝廷到隱居的轉變。後兩句則通過曲池鬭鴨、芳樹藏鶯的生動場景,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對其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其不染塵世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