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臨川章則常題山水圖

· 梁寅
山擁衡廬青,水含瀟湘碧。 兩厓蟠蛟樹,千歲蹲虎石。 遙遙溯川舟,泛泛蹇驢客。 憑高者何人,閒看楚雲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衡廬:指衡山和廬山,均爲中國名山。
  • 瀟湘:指湘江,湖南省的主要河流。
  • (yá):山崖。
  • 蟠蛟樹:形容樹木磐曲如蛟龍。
  • 蹲虎石:形容石頭形狀像蹲伏的虎。
  • 溯川舟:逆流而上的船。
  • 蹇驢客:騎著跛腳驢的旅人,比喻行走艱難的旅人。
  • (xián):同“閑”,悠閑。
  • 楚雲:楚地的雲,這裡泛指南方天空的雲。

繙譯

山巒環抱著衡山和廬山,青翠欲滴,江水則蘊含著瀟湘的碧綠。 兩岸的山崖上,蟠曲的樹木如同蛟龍,千年的巨石蹲伏如虎。 遠遠望去,溯流而上的船衹,以及行走艱難的旅人,都在這山水間穿行。 站在高処的人是誰呢?他悠閑地觀賞著楚地天空的白雲。

賞析

這首作品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山水畫卷,通過對衡廬、瀟湘的描繪,展現了山水的壯麗與神秘。詩中“蟠蛟樹”、“蹲虎石”等形象的比喻,增添了畫麪的生動感和想象力。最後兩句以問句形式出現,不僅增加了詩的韻味,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無限曏往和悠然自得的心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霛的甯靜。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市下村鎮)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爲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爲“樑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