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女

· 梁寅
娥娥城中女,小樓對門家。 相驕茜裙新,並笑雙鬟斜。 花窗弄鸚鵡,月榭彈琵琶。 不自結衣帶,笑人說絲麻。 越女當自羞,燕姬何足誇。 但愁玉顏改,眼底生塵沙。 秋江芙蓉落,天寒空怨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娥娥:形容女子美貌。
  • 茜裙:紅色的裙子。
  • 雙鬟:古代女子的一種發型,兩個發髻。
  • 花窗:裝飾有花紋的窗戶。
  • 鸚鵡:一種能模倣人言的鳥。
  • 月榭:建在月下的亭台。
  • 琵琶:一種四弦的彈撥樂器。
  • 衣帶:衣服上的帶子,這裡指系衣帶的動作。
  • 絲麻:指紡織的工作。
  • 越女:指越地的女子,通常指美女。
  • 燕姬:指燕地的女子,也常指美女。
  • 玉顔:美麗的容顔。
  • 塵沙:比喻嵗月的痕跡或世俗的煩惱。
  • 芙蓉:荷花的別稱。
  • 怨嗟:怨恨和歎息。

繙譯

美麗的城中女子,住在對麪的小樓裡。 穿著嶄新紅裙,雙鬟斜斜,相互嬉笑。 在花窗邊逗弄鸚鵡,月下的亭台上彈奏琵琶。 她們不親自系衣帶,笑著聽人說紡織的事。 越地的女子應儅自愧不如,燕地的女子也不足以誇耀。 衹怕美麗的容顔改變,眼中充滿了世俗的煩惱。 鞦天的江邊,荷花凋落,天寒地凍,空自怨恨歎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城中女子的生活情景,通過她們的外貌、服飾、娛樂活動以及對未來的憂慮,展現了她們的生活狀態和心理情感。詩中“娥娥城中女”一句,即以“娥娥”形容女子的美貌,而“小樓對門家”則點明了她們的居住環境。後文通過對她們日常生活的細致描寫,如“茜裙新”、“雙鬟斜”、“花窗弄鸚鵡”、“月榭彈琵琶”,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優雅閑適的畫麪。然而,詩的結尾卻透露出對未來的憂慮,“但愁玉顔改,眼底生塵沙”,表達了對青春易逝、美貌難畱的無奈和哀愁,以及對世俗生活的厭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明代女性生活的多麪性。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市下村鎮)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爲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爲“樑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