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懷陳以道臺守

· 張詡
弦絕琴韜憐伯牙,滿江風雨任橫斜。 歲寒後有鬆筠操,春思先舒桃李花。 南粵山川朱鳥下,東莊風景白雲遮。 行藏勘破浮煙耳,自古侯門隱賣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弦絕:琴絃斷了,比喻失去知音或朋友。
  • 琴韜:琴的套子,這裏指收藏琴不彈。
  • 伯牙:古代著名的琴師,以知音難尋而聞名。
  • 橫斜:任意傾斜,這裏形容風雨無序。
  • 歲寒:指嚴冬,比喻困境。
  • 鬆筠操:松樹和竹子在寒冬中依然青翠,比喻堅貞不屈的節操。
  • 春思:春天的思緒,指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 朱鳥:即朱雀,古代神話中的南方之神。
  • 東莊: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行藏:行蹤,這裏指人的行爲和處世態度。
  • 浮煙:比喻虛幻不實的事物。
  • 侯門:貴族豪門。
  • 賣瓜:比喻隱居或不問世事。

翻譯

琴絃已斷,琴也收藏起來,我像伯牙一樣感到孤獨,任由滿江的風雨肆意橫斜。 即使在嚴冬,松樹和竹子依然保持它們的堅貞,而春天的思緒早已在桃李花中舒展開來。 南粵的山川在朱鳥的庇護下,東莊的風景卻被白雲所遮掩。 我看透了世間的虛幻,自古以來,豪門之中也有人選擇隱居賣瓜。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琴絃斷絕、風雨橫斜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知音難尋的感慨和對世事無常的洞察。詩中「歲寒後有鬆筠操」一句,以松竹的堅貞自比,展現了詩人不屈不撓的品格。而「春思先舒桃李花」則透露出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結尾的「行藏勘破浮煙耳,自古侯門隱賣瓜」更是深刻地揭示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越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