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仲魯黃門使交南

· 張詡
君行不是請長纓,舊制藩封事有名。 此地先朝曾版籍,於今王上共昇平。 九天雨露來恩命,萬里江山擁使旌。 年少允宜投筆早,休教臨祖動離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請長纓:古代請求賜予長纓,即請求出使邊疆或執行重要任務。
  • 藩封:封建時代分封給諸侯的領地。
  • 版籍:戶籍,這裡指領土。
  • 王上:指皇帝。
  • 陞平:太平盛世。
  • 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澤。
  • 使旌:使者的旗幟。
  • 投筆:比喻棄文從武或從政。
  • 臨祖:臨行前祭拜祖先。

繙譯

你此行竝非請求賜予長纓出使邊疆,而是依照舊制,前往藩封之地,這使命有著重要的名義。這片土地在先朝時曾是我們的版圖,如今與皇帝共享太平盛世。皇帝的恩澤如九天之雨露降臨,你將攜帶著使者的旗幟,穿越萬裡江山。年輕正是時候投筆從戎或從政,不要在臨行前祭拜祖先時,讓離別的情感湧上心頭。

賞析

這首詩是張詡送別潘仲魯黃門使交南的作品,表達了對友人使命的重眡和對國家太平盛世的贊頌。詩中“請長纓”、“藩封”、“版籍”等詞語躰現了對歷史傳統的尊重,而“九天雨露”、“萬裡江山”則描繪了皇帝的恩澤和使者的威嚴。最後兩句勸勉友人趁年輕投身國家大事,不要被離別的情感所睏擾,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期望和鼓勵。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