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莊嚴寺

訪僧入孤寺,一徑蒼苔深。 寒磬秋花落,承塵破紙吟。 潭光澄夕照,鬆翠下庭陰。 不盡古時意,蕭蕭雅滿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莊嚴寺:彿教寺院之名。

:小路。

蒼苔:青苔。

寒磬(qìng):清寒的磬聲。 磬,彿教法器,用銅制成,形狀像鉢。

承塵:天花板。

繙譯

拜訪僧人進入這孤獨的寺院,一條小路滿是深深的青苔。清寒的磬聲伴著鞦花飄落,天花板上破舊的紙在風中吟唱。潭水的波光澄澈地映照著夕陽,松樹的翠綠延伸到庭院的背隂処。不完盡那古代的意韻,蕭瑟之聲在整個雅靜的樹林充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莊嚴寺的清幽與古樸。首聯通過“孤寺”“蒼苔深”營造出一種寂靜、荒僻的氛圍。頷聯中“寒磬”與“鞦花落”相呼應,“承塵破紙吟”更是增添了古樸滄桑之感。頸聯寫潭光與松翠,展現出自然的甯靜與美麗。尾聯則表達出詩人對古時意韻的追尋與感慨,以及這種氛圍在整個林中的彌漫。全詩意境深邃,富有禪意,透露出詩人超凡脫俗的心境。

譚嗣同

譚嗣同

譚嗣同,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少時師從歐陽中鵠,後加入維新派。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三十四歲,與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和康廣仁並稱爲“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學》、《獄中題壁》、《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 ► 75篇诗文

譚嗣同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