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伯襄韻賦得明月照積雪

寒光疑欲曙,皎色遠浮空。 桂濯雰霏後,花明泛灩中。 流輝凝砌樹,散彩入房櫳。 處處瑤華滿,應迷度塞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桂濯(zhuó):桂樹經過洗滌。
  • 雰(fēn)霏:雨雪紛飛的樣子。
  • 泛灩(yàn):浮光閃耀的樣子。
  • 櫳(lóng):窗櫺木,窗框。
  • 瑤華:指美玉,這裏形容積雪如美玉般潔白美麗。

翻譯

寒冷的光芒讓人懷疑天快要亮了,皎潔的月色遠遠地浮在天空中。桂樹在雨雪紛飛之後被清洗,花兒在波光閃耀中顯得明豔。流動的光輝凝結在臺階旁的樹上,散佈的光彩照進了房屋的窗戶。處處都鋪滿了如美玉般的積雪,應該會讓穿越邊塞的大雁迷失方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月照耀下積雪的美景。詩的首聯通過「寒光」「皎色」表現了月色的清冷和明亮,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氛圍。頷聯描寫桂樹和花兒在特殊環境中的姿態,增添了畫面的豐富性。頸聯則着重寫月光的流動和散射,使靜態的雪景有了動態之美。尾聯以「處處瑤華滿」再次強調積雪的美麗,並用「應迷度塞鴻」想象大雁可能會被這美景所迷惑,增添了一絲趣味。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清麗,通過對月光和積雪的描寫,展現了一個寧靜、純潔的冰雪世界。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