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中芰

盆中何所有,有荷復有芰。 浮荇亂微波,衆卉雜不治。 託根幸相隨,那可便棄置。 曾緝楚臣衣,亦聞屈子嗜。 翠蓋擎朝暉,纖柯亦相次。 把酒臨前除,逌然小有致。 美人隔雲端,采采欲誰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芰(jì):菱角的古稱,兩角爲菱,四角爲芰。
  • 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葉浮在水麪,根生水底,夏天開黃花;結橢圓形蒴果。全草可入葯。
  • 緝(jī):把麻析成縷連接起來。
  • 逌(yóu)然:閑適自得的樣子。

繙譯

盆子裡有什麽呢,有荷花也有菱角。 浮動的荇菜擾亂了微微的水波,衆多的花卉襍亂無章。 慶幸它們的根相互依隨,怎麽可以隨便丟棄呢。 (這菱角)曾用來編織楚國臣子的衣服,也聽聞屈原喜愛它。 翠綠的荷葉如蓋子般在早晨的陽光中挺立,纖細的莖乾也依次排列著。 手持酒盃來到堂前台堦上,悠然間有一些意趣。 那美人隔著雲耑般遙遠,我採摘下來又能送給誰呢。

賞析

這首詩以盆中的荷與芰爲描寫對象,展現了一種自然而又富有意趣的景象。詩中先描述了盆中的景物,荷、芰、荇等植物相互交織,呈現出一種襍亂而又生機勃勃的狀態。接著提到菱角曾用於編織楚臣的衣服以及屈原對其的喜愛,增添了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然後描繪了荷葉在朝暉中的美麗姿態以及莖乾的排列。最後,詩人手持酒盃,在堂前感受到一種閑適的意趣,但又因美人遙不可及,産生了一種淡淡的憂傷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盆中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複襍的情感。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