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十一月朔日食

· 鍾芳
赫曦連碧淨無垠,俄報虧痕一二分。 大造豈應豐厥蔀,宣尼何怪困於陳。 潛滋陰慝寧能久,同護陽精自有神。 寶鼎香銷金鼓罷,玉輪如舊倍光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赫曦(hè xī):指陽光熾盛。
  • :不久,短時間。
  • 厥蔀(jué bù):指遮蔽陽光之物。厥,其;蔀,覆蓋於棚架上以遮蔽陽光的草蓆。(「蔀」讀音:bù)
  • 宣尼:漢平帝元始元年追諡孔子爲褒成宣尼公,後因稱孔子爲宣尼。
  • 慝(tè):指邪惡,惡念。

翻譯

陽光熾熱連接着碧藍的天空,潔淨而沒有邊際,不久就傳來日食出現虧痕一分或二分的消息。大自然的創造難道應該讓遮蔽陽光之物豐盛嗎?孔子被困在陳國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潛藏滋生的陰氣邪惡豈能長久,一同護衛陽光之精華自然有神力。寶鼎中的香已燃盡,金鼓之聲也已停止,月亮如同往日一樣,卻倍加明亮嶄新。

賞析

這首詩以日食爲主題,展開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感慨。首聯描繪了日食前陽光熾盛、天空碧藍無垠的景象,隨後點明日食的出現。頷聯通過對大自然現象和孔子被困的聯想,表達了對世事無常的感嘆。頸聯則強調了正邪之間的鬥爭,認爲陰氣邪惡不會長久,而護衛陽光精華是有神奇力量的。尾聯以寶鼎香銷、金鼓罷聲的情景,與月亮如舊且倍加光新形成對比,給人以希望和光明的感覺。整首詩意境宏大,富有哲理,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寫,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鍾芳

明廣東崖州人,改籍瓊山,字仲實。正德三年進士。嘉靖中累官至戶部右侍郎。有《皇極經世圖贊》、《續古今紀要》、《崖志略》、《鍾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