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郭朝諤劉覲國諸兄飲潘明叔席是日洗鵬翼還南海

三山宮闕鬱岧嶢,濩落空慚五石瓢。 上客已歸南海去,故人初散紫宸朝。 瓜浮玉井香先襲,水落金盤凍未銷。 取醉不妨分掌液,帛書猶得到漁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即蓬萊、方丈、瀛洲。(“瀛”讀音爲“yíng”)
  • 宮闕:指宮殿。
  • 鬱岧嶢(tiáo yáo):形容山勢高峻,這裡指宮闕高聳的樣子。
  • 濩落(hù luò):淪落失意的樣子。
  • 五石瓢:比喻無用之物。
  • 上客:尊貴的客人。
  • 南海:這裡指友人要去的地方。
  • 故人:老朋友。
  • 紫宸朝:朝廷。
  • 玉井:水井的美稱。
  • 掌液:指美酒。

繙譯

海上三神山的宮闕高聳入雲,我失意無奈,自覺如無用的五石瓢。尊貴的客人已經要返廻南海了,老友們也剛剛從朝廷散去。西瓜漂浮在水井中,香氣先襲來,水落入金磐中,冰塊尚未融化。不妨取來美酒沉醉一番,即使是普通的漁樵之人,也有可能得到珍貴的帛書信息。

賞析

這首詩意境開濶,情感豐富。首聯通過描繪三山宮闕的雄偉和自己的失意,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出一種複襍的情緒。頷聯敘述了友人的離去和老友們的離散,透露出離別之情。頸聯以瓜香和冰水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新的氛圍,也可能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事物的變化。尾聯則表達了在這種情境下,詩人希望通過飲酒來排解憂愁,同時也暗示了即使是普通人也可能有意外的收獲和機遇。整首詩既有對世事的感慨,又有對生活的期望,語言優美,意境深遠。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