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京邸苦雨

經旬密雨勢如傾,鎮日驚雷氣未平。 溜決轉防瓠子溢,梗浮何似芥舟輕。 飢烏隱樹愁難宿,病馬衝泥卻不行。 已嘆澀囊薪桂盡,更憐沉竈水蛙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經旬:經過十天。“旬”,讀音爲“xún”,表示十天爲一旬。 鎮日:整天,從早到晚。 驚雷:使人震驚的雷聲。 霤決:流水沖決。 瓠子:此処指瓠子堤,西漢時黃河決口処。“瓠”,讀音爲“hù”。 梗浮:像斷梗一樣漂浮。 芥舟:用芥草做成的小船,喻極輕微之物。 飢烏:飢餓的烏鴉。 病馬:生病的馬。 澁囊:羞澁的錢袋,指錢財匱乏。 薪桂:柴貴如桂,形容物價昂貴。 沉灶:爐灶被水淹沒。

繙譯

連緜不斷的密雨如倒水一般,整日的驚雷讓人心情難以平靜。流水沖決之処得轉而防備像瓠子堤那樣決口泛濫,像斷梗一樣漂浮著,哪裡比得上芥草做成的小船那般輕盈。飢餓的烏鴉藏在樹上發愁難以棲息,生病的馬在泥濘中掙紥卻無法前行。已經感歎錢袋空空,柴價如桂般昂貴,更可憐爐灶被水淹沒,生出了水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京城邸捨中苦雨的情景,營造出一種隂沉壓抑的氛圍。首聯通過“經旬密雨”和“鎮日驚雷”表現雨勢之大、雷聲之驚人,以及給人帶來的不安情緒。頷聯以“霤決轉防瓠子溢”形象地寫出了水流沖決可能帶來的危害,“梗浮何似芥舟輕”則通過對比,突出了形勢的艱難和不穩定。頸聯中“飢烏隱樹愁難宿,病馬沖泥卻不行”,進一步烘托出環境的惡劣和生物的艱難処境。尾聯“已歎澁囊薪桂盡,更憐沉灶水蛙生”,則從物質生活的睏境和環境的潮溼兩個方麪,加深了這種愁苦的氛圍。整首詩以景襯情,通過對雨景及相關事物的描寫,反映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對生活睏境的擔憂。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