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

岸絕潮高雲影飛,海天寥廓欲何依。 瀠瀾片月隨孤影,漾瀨西風灑客衣。 別路已迷鄉夢斷,執方終與世情違。 滄江白鶴閒相伴,一任乘槎未忍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瀠瀾(yíng lán):水迴旋的樣子。
  • 漾瀨(yàng lài):水波盪漾。
  • (chá):木筏。

翻譯

河岸盡頭,潮水高漲,雲朵的影子飛速飄動,海天遼闊,我將要依靠什麼呢? 迴旋的月光伴隨着孤獨的身影,盪漾的水波在西風的吹拂下灑溼了客旅之人的衣裳。 別離的路途已讓我迷失,故鄉的夢境也已斷裂,堅持自己的原則最終還是與世俗人情相違背。 在滄江之上有白鶴悠閒地相伴,我任憑這木筏漂流,不忍歸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孤獨的旅人在夜晚行舟時的所見所感。詩的首聯通過描寫河岸、潮水、高雲,展現出一幅廣闊而寂寥的畫面,烘托出詩人的孤獨與迷茫。頷聯中「瀠瀾片月」和「漾瀨西風」進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圍,同時「灑客衣」也透露出詩人的些許淒涼。頸聯則表達了詩人在人生道路上的困惑和對世俗的無奈。尾聯以滄江白鶴爲伴,「一任乘槎未忍歸」,表現出詩人對這種孤獨漂泊生活的一種別樣的接受,也蘊含着對塵世的某種超脫。整首詩意境幽深,情感複雜,既有對現實的無奈,又有對內心寧靜的追求。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

韓上桂的其他作品